第673部分(第3/5 頁)
告罄,但應付大規模戰爭的糧草實在是無從所出。雖然軍方力封鎖,但訊息還是以最快的速蔓延,頓時引起了恐慌性囤積,一石米的價格從一千五錢,直接跳升至七八千錢,而且每日都有大幅增長,根本不知何時會到頂峰。
與此相應的,齊國的金錢大幅貶值,人們手裡空有大把的財富,卻根本買不來東西……更何況,辛辛苦苦掙來的金銀,也不捨得就那麼打了水漂。這讓齊國出現了奇怪的景象——一方面物價飛漲、看似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卻有價無市,幾乎沒有買賣。
這也是讓趙無咎出離憤怒的地方,他幾次番嚴令各軍倉儲備一年之存量,本以為可以高枕無憂。
最終卷 九九歸一第六六四章 誰敢橫刀立馬?
第六六四章誰敢橫刀立馬?
趙無咎的推斷沒有錯誤,秦雷確實在等待援軍與物資的集結,準備在雨季之後發動第二次戰役。
到六月中旬虎牢關及其西側聯營十里、密密匝匝、旌旗蔽日,糧草軍械、堆積如山,彙集了秦國整整四個軍、六十七萬部隊,四十萬民夫,號稱萬大軍。
而虎牢關東邊的官渡大營中,已經彙集了八十萬齊軍,四十多萬民夫,兵力竟比秦軍還多,當然質量上無論如何也無法比……原先就有公認,一個秦兵頂兩個齊軍,現在實力漲跌互現,這差距只能越來越大。
至此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天佑七年六月二十七,黃道吉日,宜於祭旗討伐。秦雷終於派楚千鈞為左先鋒,率馬步軍兩萬,奪取汜水。又派伯賞賽陽為右先鋒,率騎兵四萬,奪取滎陽、中牟,做出企圖奪取黃河南岸要點,保障主力渡河的姿態。
而齊軍稍作抵抗後便主動收縮,擺出一副縮頭烏龜的姿態,竟然將北上黃河之慷慨的讓了出來。
秦雷心裡清楚,別看齊國老虎不出洞,但只要自己敢過河,趙無咎就敢抄自己的後。想想昭武末年那場大戰吧,這老瘋什麼都做的出來!
為爭取主動,求得初戰的勝利,他親率第一第二軍東出虎牢關。先引兵至中牟,繼而做出一副南下攻擊許昌的姿態。這下趙無咎不得不作出反映了……雖然他可以不顧河北的安危,但許昌是絕對不能丟的,因為齊國現在的糧草物資多半要靠穎水從南楚運到許昌,再轉運至官渡。雖然趙無咎把五萬大軍駐紮在許昌,但一旦有什麼閃失,大軍便立刻陷入斷糧危機,因此不得不救。
但趙無咎同樣採用了圍魏救趙的方法,他沒有直接增援城高牆厚、兵精糧足的許昌城,而是派五萬大軍奔襲滎陽城,竟然也要斷秦雷的後。
負責守備虎牢關的勇親王秦靂,見狀派遣一個師前去支援滎陽城,結果半道遭遇齊國輕騎襲擊,秦軍倉促應戰,領軍師長被流矢所傷,折損千餘人,潰敗而回,齊軍初戰告捷。
最終卷 九九歸一第六六五章 誰包誰的餃子
第六六五章誰包誰的餃
拂曉前,勝軍從秘道中殺出來,猶在睡夢中的秦軍猝不及防,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防禦。
在站穩腳跟之後,勝軍徑直撲向東城牆。雖然秦軍頑強阻擊,使勝軍始終無法佔領城牆,但城外齊軍架起了上具雲梯,從城下蟻附上城,對城頭展開了猛烈的攻擊。
東城牆上的秦軍腹背受敵、顧此失彼,終於湮沒在齊軍的內外夾擊之下。
城內的秦軍將領見大門已經被開啟,知道己方大勢已去,只得率軍從西門出去,與城外駐紮的部隊合兵一處,便不再退卻。只是整日加固大營、安設拒馬,擺出一副嚴防死守的架勢。
當火紅的陽高掛在天際,城中最後的殘敵被肅清,齊軍士兵在城頭上忘情高呼,慶祝淪陷數月之久的虎牢關,又一次回到自己的手中。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