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村內變故(第1/2 頁)
“啥!”即使顧老漢已經隱隱約約有了此預料,但親耳聽到兒媳的訊息時還是被震驚到一屁股坐了下來。
而這邊蔡雲州還在給顧老漢講當時的場景:“嫂子當時是有機會脫生的,但她為了懷裡的孩子放棄了,她和我們說她的命是顧家救的,她不能讓這個孩子就這樣沒了,那樣她對不起顧家………”
“你這傻孩子啊,娃沒了你和我兒子再生一個就是了,你何必為了娃害了自己的性命啊,我苦命的孩子啊!”此刻的顧老漢已經坐在船上哭成了一個淚人,尤其在聽到張萍兒說她不能對不起顧家時,顧老漢一下子哭的很是慘烈。
顧亮也沒想到,三嬸張萍兒居然就這麼走了,顧亮更沒有想到,三嬸張萍兒居然這麼惦念著自家對於她的收留之恩,居然能捨得下性命也要保住顧家的血脈。也許也有可能不單單是顧家當初的收留之恩,或許是因為她與三叔的夫妻之愛,也或許是因為她與這孩子的母女之情,才會讓張萍兒做出瞭如此的選擇。
且先不論三嫂究竟因何緣故如此行事,但此時此刻,在顧亮的心間,張萍兒已然成為了一個令他由衷欽佩之人。也許冥冥之中真如三嫂張萍兒這個名字所暗示的那樣,她的命運註定要經歷此番波折。“萍”這種東西本就是無根之草,只能隨波逐流,無法掌控自己的去向與歸處。這就如同那漂泊不定的浮萍一般,在湍急的水流中身不由己地起伏、飄蕩,不知何時才能尋得一處安穩之地,生根發芽。而如今的張萍兒,好不容易在他們家紮下了根,卻終究因為它是無根之物,最終被洪水給帶走。
船上的人各自消化了一下情緒後,船出發了。根據路上得來的訊息,福州城內大部分人都就近去了城西北避難,所以顧亮為了送蔡雲州及他的同伴與家人相遇,便先將船劃到了西北的山腳將二人送上了岸。
將蔡雲州二人送到安全的地方後顧老漢本打算帶著小孫女和顧伯喜回蘭溪村。孩子已經餓了快兩天沒吃奶水了,此時已經餓的奄奄一息,哭都沒力氣哭了,必須得儘快給她重新找個奶孃養起來才行,村裡今年新生了五個孩子,找個餵奶的還是很容易的。
不過此時的顧伯喜卻犯了倔說什麼也不肯回村,非要留下來。根據顧伯喜的說法是他的妻子為了救女兒被洪水沖走,他必須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方能報答她的恩情。
顧亮與顧老漢是輪流勸了又勸,直言如今洪水還未退去,到處又是亂糟糟的,留在城裡絕非明智之舉,不如先回村裡再做打算。更何況孩子是她娘好不容易用命救下來的,如今城裡什麼都沒了,留下來只會讓孩子活活餓死。
可無奈的是顧伯喜只低頭看了一眼孩子,便把孩子託付給了顧老漢,讓把孩子帶回村子照料,自己仍要留下來大海撈針。
眼見三叔如此執拗和堅持,顧亮心中無奈,但也深知無法強行改變他的想法,只得暫且作罷,轉而去勸顧老漢說自家醫館也需要留人看守防止被心懷不軌之人搶砸。此時的洪水已顯消退之姿,而三叔現已安然無恙,倒不如就讓他留下來。這樣一來,可以幫忙照看醫館,確保家中產業不受損失;二來呢,三叔留在城裡,也能更方便地打聽三嬸的訊息,這樣多少也能讓三叔安心一些。
顧老漢無奈的看了看自己的小兒子,他知道小兒子和他脾氣秉性一模一樣,看似好說話為人軟和,其實內裡都是一樣的犟脾氣,認準一件事其他人怎麼也左右不了,便只好作罷,隨他去了。
顧亮將船留給了三叔,如今福州到處都是洪水,沒有船是寸步難行的。同時由於城內城外被摧殘嚴重,就連吃飯喝水都成了問題,所以顧亮給三叔裝了滿滿一船吃食,都是從他空間裡弄出來的。臨走時,顧亮還把那副弩機留給了三叔防身,避免船上的吃食被搶。
由於孩子太小,所以爺孫並沒有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