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2 頁)
同年,遼王登基,改年號宣武。已故皇帝沈齊諡號孝宗。小晉王謀反誅九族。
在附錄中,這件事被一筆帶過——「崇平六年,晉王謀反,遼王入京,孝宗暴病,又稱遼京之變。」
紀心言琢磨這書怕是把雙方兵力寫反了吧,一個想謀反的只帶了八千人,一個應詔入京的卻帶了幾萬大軍。
要不是她好歹學過幾年歷史,還真就信了。
這分明就是成王敗寇,勝利者的史書。
當時的情景怕是小晉王帶八千騎兵應詔回京,恰逢遼王謀反,兩邊打了起來。
最後遼王贏了,成了皇帝,在位時間還挺長的,一共十六年。
宣武十六年,皇帝駕崩,諡號豫成宗。長子沈恆繼位,改年號「承宣」,正是當今聖上。
沈恆登基時僅十八歲,屈指算算,如今不過勉強二十。
孝宗……
這些東一句西一句的話湊起來,紀心言便明白江仕仁那句「若孝宗在,應如是」何以招來九族全滅的禍事。
先皇的皇位是從自己侄子手裡搶來的,所以聽不得別人提他侄子的年號,更聽不得別人誇他侄子好。
何況江仕仁那句話,簡直就是直言遼王這個皇帝當的不如自己侄子。
紀心言看個書又是搖頭又是嘆氣。
韓厲落下一子,轉頭看向她,「你在看什麼?長籲短嘆的。」
紀心言立起書脊給他看,又翻到附錄頁,低聲說:「我終於算明白魚池案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韓厲瞅著她:「說來聽聽。」
紀心言正要高談闊論一番,忽地想起上次他的提醒,又閉上嘴,抿著笑說:「大人不是教我不要亂說話嗎。」
韓厲笑了下:「算你有記性。」
他開始收棋盤上的棋子,紀心言幫著一起。
呼啦啦的棋子碰撞聲中,她低聲問:「大人,養大江泯之的人真的死了?」
「當然,我何必騙他。」
紀心言又問:「那大人你覺得江泯之死了沒有?」
韓厲停手,抬頭看她。
「從那麼高的懸崖掉下去,你覺得呢?」他反問,「除非有人提前在崖下做了佈置,即便如此,他又怎麼算得出江泯之會出現在何地,會從哪個方向掉下去?」
紀心言眨眨眼。
江泯之會上二姑山並不是他自己的決定,而是蘭芝的。
江泯之掉崖的位置也不是他自己的決定,還是蘭芝的。
但原書裡,江泯之並沒有掉崖,所以她鬧不準,二姑山上那一出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
不過有一點,江泯之做為一個正直單純的少年主角,只要他不崩人設,那他的一系列反應肯定是真的。
韓厲扔下手中棋子,看著她說:「杏花姑娘,你為什麼懷疑江泯之沒死?」
紀心言從這句「杏花姑娘」裡聽出一絲危險氣息。
再問下去,韓厲的目標怕是要轉移到自己身上了。
她決定從此以後把江泯之扔到太平洋,再不提他半個字。
「我沒懷疑啊。」她自然道,「大人出手,那肯定是死了。這不是沒事幹閒聊嘛。」
韓厲收回視線,從那摞書裡抽出一本扔到她面前。
紀心言看了一眼——《角力記》。
「這是什麼?」她好奇地翻開,看到拳法介紹。
角力,字面意思較量武藝,泛指徒手相搏,市井俗話打架鬥毆。
「你要實在閒得慌,不如扎扎馬步。」韓厲涼涼道,「下回遇上刺客,還能多撐兩招。」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1-06-10 11:1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