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5 頁)
人對他的誤解,認為他是在以另外一種方式看待這個世界。其實他之所以倒騎驢,有三個原因。
這第一呢,是因為他的那頭小毛驢比較倔,每當張果老讓它停下來的時候,它都會將前蹄高高抬起,常會把張果老重重的摔在地上。後來張果老學乖了,乾脆來個倒騎驢,用所謂的“就坡下驢”的方法下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被這倔驢摔著過。
其二呢,張果老這人做什麼事都喜歡隨緣,而且他也懶得為各種各樣的慾望而四處奔波,所以乾脆任由驢兒馱著自己到處閒逛,遇到什麼不平的事便去管管。這樣的日子倒也過得自在灑脫。
其三,也是最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張果老本是由白蝙蝠修練成的,他早已養成了倒掛的習慣,自然而然的,他對倒騎驢這種方式非常的適應,並感覺親切。
至於張果老是如何從蝙蝠修練成神的,有必要向各位交待一下:
張果老的前身本是開天闢地時期的一隻老鼠,不曉得什麼緣故,自從出世以來,從不損壞人家器物。每日來只是以食野外的草籽為生,偏又能朝鬥拜星,精修勤煉。雖然是為人所不恥的齧齒類動物,卻也修成了不壞之身。
一直過了四五千年,正當三皇治世之時,它居住的地方水災為患,人畜田產皆被淹沒。這老鼠也從中原被漂到了西土一處名為灌口的地方。因他已修成金身,所以雖在洪波巨浪之中,漂流了三四千裡,居然儲存得一條性命。灌口本是一塊很低的陸地,自從那次水災,積水成湖,汪洋千里,從此便成了一個內海。當大水初到之時,有一處村莊,大小人口共有二千多,他們都扶老攜幼,向高處避難。經過一個地方,兩面高起,中間有三丈多寬的一條河,平時蓄水甚深,此時更不必說,無論何人均不能涉水而過,幸得本來有座獨木小橋,還可藉此過去。不料人多橋腐,大家又爭渡起來,用力稍重,但聽‘刮’的一聲,這小橋折而為二,許多爭先之人都跌入水中,霎時逐浪而去,不知所終。
眼看著水勢越來越大,岸上眾人處在進退維谷的地步,一片嚎哭之聲震動天地。此時那隻老鼠也夾在人中,希望跟隨大家渡水逃命。突見橋斷人哭,情形非常悽慘,也是他善根深厚,竟把自己的危險忘了,只想如何可以救得許多人渡河逃命。想了一會,忽然想出一個方法。只見他飛行登那斷橋,向著折斷處走去,望了望,見那橋身並未完全斷落,中間還稍稍有些連著,不過因沉沒水中,渡不得人罷了。那老鼠端詳仔細,便奮勇泅水,幾步兒爬上那邊的半座斷橋,一下子工夫,就到達對岸。
老鼠上了岸,兀自回頭,向這邊眾人吱吱的叫喊了一陣,似乎安慰大眾不必灰心,我必設法相救的意思。眾人見這麼個大老鼠,沿著斷橋,先已渡過,心中已都奇怪。不過大家自顧不暇,誰還有功夫理會這些啊!後來見他一陣喊叫,才覺有些納罕。有個老人家,向對河高叫道:“鼠哥鼠哥,恭喜你已脫險,可憐我們這許多人,竟沒法子過得此河。鼠哥已先登彼岸,不曉得可能想個法子,搭救我們嗎?我們若能渡河,得了性命,大家都要替你造個祠堂,虔心供奉,答謝你的大德咧!”說是這樣說,其實說話的人心裡也沒多大的譜。只不過是有病亂投醫,希望在這生死關頭,奇蹟可以發生罷了。
誰知老鼠聽了此言,重複回身,連連點了幾下頭,表示完全領會的意思。眾人見了,才更奇怪起來,都道:“看這大老鼠,真個有些道行。橫豎都是等死的人,不如權且看它如何相救我等!”
那鼠點了幾個頭,就如飛而去。也不曉得他在什麼地方,得來一根很長的樹幹,用牙齒咬著,拖入水中,仍沿那斷橋,銜了過來。眾人才知他真個前來相救,一片歡呼感謝之聲,振動山谷。眾人忙接過老鼠遞過來的的木頭,用褲腰帶等物將木頭綁好。但是光只一根木頭,仍是無濟於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