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挑撥(第2/3 頁)
“往後,只需太子殿下能繼續保持這份熱忱,虛心求教,再加上我等臣子的輔佐,何愁我大唐不昌盛。”
“正是如此!”
“太子殿下儒孝,又聰慧好學,定能帶領我大唐走向更加輝煌的盛世。”
都說誇耀自己一千遍,還不如誇耀他的子女一遍來得有效。
很顯然,就算是李世民也逃不過為人父母的這份心境。
聽完孔穎達的話後,他微微頷首,目光在李承乾與房玄齡、孔穎達等諸多大臣身上來回流轉,眼神中全是志滿意得。
此時,殿內氣氛融洽,正當眾人沉浸在對李承乾未來的美好期許中時,突然夾雜了一句與群臣背道而馳的話語來。
“是啊!雖然救災前期雖多有波折,但最終讓百姓得以安穩度過難關,也算是皆大歡喜。只不過,若不是陛下及時調整救災政策,怕是那些災民又要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了。”
“故而微臣覺得,大家也不能一味地誇讚太子殿下,這樣很容易讓殿下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這樣不僅不是對殿下的愛護,反而可能誤了殿下的前程。”
聽到這句話,不光是臺下的眾臣,以及臺上的李世民,就連一直以“以直諫敢言”“犯顏直諫”“不怕得罪皇帝”的魏徵,也都順著聲音的方向看去。
“喲嚯...這是誰啊?這麼猛?”
“沒想到,老夫這大唐第一直諫的名頭,也有被人覬覦的一天。”
魏徵微微眯起眼睛,嘴角卻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惑,心中暗自思忖。
只是你這諫言挑選的時間是不是,不是時候。
臨近年關,又成功的結束了災情,好不容易緩和一些。
再者,所有人在這朝堂之上,皆在為太子的成長而欣慰。
你突然站出來,說出這番話,難道是想特立獨行,吸引陛下的注意?
魏徵心中雖有疑惑,但也並未急於下結論。
他順著聲音望去,只見一位身著青袍的官員從容站出,此人正是李世民一手提拔上來的殿中侍御史崔仁師。
他面容剛毅,神色沉穩,即便面對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也絲毫不見慌亂。
頗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傲然姿態。
魏徵看到他這個樣子,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眼太子李承乾。
果然,普通人或許聽不出這句諫言隱藏的意思。
但身為當事人的太子李承乾,自然心知肚明。
這出列的官員在點他在賑災前期與李泰爭功,從而導致沒有及時遏制災情一事。
所以,他的臉色一下子變得異常難看。
只是在這種較為特殊的時候,他為什麼要站出來提及此事?
李承乾心中暗自思索,難道僅僅是為了提醒自己不可驕傲自滿?
從小生活在宮廷之中的李承乾,就算沒有刻意去接觸官場上這些勾勾繞繞。
但他作為太子,從小圍繞在他身邊的皆是朝廷重臣、各方大學士,耳濡目染之下,也深知朝堂之上,每一個舉動都可能暗藏玄機。
只不過,饒是李承乾從小聰慧,有那 “早聞睿哲” 之名。
就算是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到,這位去年死了嫡長子的殿中侍御史崔仁師,已經將懷疑的目標鎖定在了燕王李恪身上。
看到剛才群臣奮力誇耀太子李承乾,從而與有榮焉,露出得意笑容的李世民。
這位殿中侍御史崔仁師,腦海中只有一個瘋狂的想法。
憑什麼我死了一個兒子,而你卻在這裡享受著你兒子給你帶來的榮耀與欣慰?
你難道不知道你的另一個兒子,殺了我兒子嗎?
而關於他兒子崔挹主動綁架李恪的事,被他下意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