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交接防務與壞訊息(第1/4 頁)
作為李世民的心腹,柴紹一直以來都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將領之一。
他出身名門望族,自幼便跟隨李世民征戰四方,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李世民的心中,柴紹不僅僅是一位出色的將領,更是亦兄亦友的關係。
所以,在李恪跪地聆聽李世民手赦的時候,柴紹便一直有在留意李恪的反應。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相對於李世民這麼多的皇子和公主。
相比較太子李承乾從小就展現出與常人不同的聰明才智,越王李泰,從小喜好文學,憨厚可掬。
李恪如今就讓人有些看不穿,她母親楊妃一直低調,李恪從小也不愛出風頭,給人一種沉穩內斂的感覺。
然而,在最近兩年,李恪卻漸漸展現出了他的果斷和聰明才智。
無論是在長安城開酒店做生意也好,還是在隨後的流觴詩會上一舉成名,以及後來的與突厥使者的賭鬥,再到被掠走後,單槍匹馬的收服眾多山賊。
都給人一種琢磨不透的感覺,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他。
在聆聽李世民手赦的時候,李恪跪在地上,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或牴觸的情緒。
他的反應讓柴紹感到驚訝。
要知道此時的柴紹,雖然還是領著武將的官職。
但多年的戎馬生活,以及多年的政治風雨,讓他早已成為了一個合格的政客。
他知道,這次對於李恪的封賞,以及封地所在的位置。
都是大有講究的,並不只是簡單的封賞和置換。
背後都蘊含著李世民的政治意圖和深意。
可李恪卻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表現出過分的激動或欣喜。
這讓柴紹對李恪也不得不刮目相看。
只不過柴紹出身名門望族,雖然現在也是國公之列,但他也知道,但凡涉及到皇室的事,最好還是少管為妙。
雖然柴紹對李恪的聰明才智和冷靜應對抱有讚賞,但他也明白,皇室內部的權力鬥爭和紛爭複雜,不是他一個外臣能夠輕易插手的。
就算是他的結髮妻子,平陽昭公主還健在,對於這種事情,估計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
所以,他只是默默地看著李恪的反應,心中雖有諸多感慨,但並沒有多說什麼。
他知道,無論是對於李世民的決定,還是對於李恪的反應,他都不應該過多評論。
作為臣子,他只需要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對皇室最大的忠誠。
至於皇室內部的紛爭和權力鬥爭,那是皇室自己的事情,不是他一個臣子能夠干預的。
況且,也許這一切都是他想的太多,李恪一個年紀不大的半大小子,現在還不懂得,這裡面的彎彎繞繞。
畢竟,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突然得到如此大的封賞和權力,難免會有些不知所措。
或許,李恪現在正沉浸在喜悅之中,還沒有來得及去思考其中的深意。
因此,在李世民的手赦頒佈之後,柴紹立馬換上了一副笑臉,對著站起身來的李恪賀喜道。
“恭喜蜀王殿下了,榮封幽州大都督,督十州軍事,實乃我大唐少年英雄也!”
李恪聽到這句誇獎,連忙拱手行了一禮,道:“柴公謬讚了,可當不起這句誇讚,估計也只是阿耶想讓小王簡單的鍛鍊一下罷了,具體的行政和軍事,自有刺史管理和統轄,小王也只是一個擺設。”
“說到這裡,還沒有恭喜柴公,榮升左武衛大將軍,小王這次若是沒有柴公的提攜和幫助,焉有今日之成就?”
“哈哈哈哈哈....”柴紹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笑聲後,滿意的對著李恪說道。
“殿下,錯了,你今日之成就,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