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頁)
&ldo;吾皇聖明!&rdo;
等這一陣山呼過後,朕便把鍾望叫到身邊,詢問此事。他愣了愣,估計沒料到朕眼神這麼好,急忙保證會一一核查,盡全力避免嚴冬傷凍情況發生。
朕倒也沒挑剔他,畢竟想讓百姓都富起來可不是一兩日就能做到的事。只不過,富庶如洛府,尚且有人衣難蔽體,那些朕看不到的偏遠地方又如何呢?
再想朕那個成祖廟號……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啊!
在這種心情之下,回程的日子到了。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王若鈞便是一個典型例子。他現在倒是不太咳了,然而精神不濟,臉色依舊帶著病態的蒼白。朕準他自己乘一輛大車,這樣休息得好,也方便太醫問診。
&ldo;臣這病來得太不是時候了,臣有愧陛下的重託。&rdo;他這話說得顫顫巍巍,就快潸然淚下了。
朕估摸著,這裡頭有一半的真心,另一半可能是怕謝鏡愚搶了他的位置。畢竟這會兒誰都知道,他留下來的爛攤子是謝鏡愚給收拾的。
但他不說,朕也不會點明。&ldo;無妨,&rdo;朕溫聲安慰,&ldo;此事也是意料之外。王相好好養起身子,以後才能繼續為朕效力。&rdo;
王若鈞感動得老淚縱橫。&ldo;臣謝陛下體恤。&rdo;
朕在心裡皺了皺眉。朕不認為他假情假意,然而每每演技浮誇,實在有點尷尬。&ldo;王相乃三朝老臣,從高祖皇帝輔佐到太|祖皇帝,如今又輔佐朕。這份功勞放在朝野眾臣裡也是無出其右,故而朕想著,等回到興京,便給王相你加個上柱國。&rdo;
尚書右僕射是從二品職官,上柱國則是正二品勛位。實權沒增加,俸祿加一點,然而架不住說出去有面子。畢竟文職爵位再往上就只有從一品的國公,以及太師、太傅之類的養老專用虛銜。
還有個重點是,除了親王公主,朝廷中目前沒有還活著的一品官員。王若鈞只要升到上柱國,那就是貨真價實的人臣第一了。
朕都想得到的事情,王若鈞自己顯然更清楚。他驚得都愣住了,反應過來以後嚎啕大哭,抱著朕的手臂一把鼻涕一把淚,口中全是朕厚恩如此、臣無以為報之類的話。
他這回倒是不浮誇了,然而更加難以招架,朕出門時不自覺吐了口氣。瞧王若鈞的樣子,朕接下來的安排應該沒問題‐‐朕本想直接給他一個國公,但後來一想,謝鏡愚再能幹也架不住年輕,一下子頂掉王若鈞怕是不好服眾,放緩步子、徐徐圖之才是正理。
&ldo;去叫謝鳳閣,朕有事吩咐。&rdo;
朕悄聲囑咐了個隨身侍衛,而後回到自己的行館。劉瑾眼尖地發現朕袖子濕了,趕忙張羅著要換。換到一半,外頭傳來通報聲,說謝相到了。
&ldo;宣。&rdo;
謝鏡愚進門的時候,朕正張著手臂讓劉瑾系金帶。&ldo;陛下?&rdo;他似乎沒料到他會看到什麼。
朕點了點頭。劉瑾扣上最後一塊玉帶鉤,隨即退下。&ldo;還是上次朕和你說的事。&rdo;朕簡潔道,&ldo;朕許了王相一個上柱國。你儘快把詔擬了,回到興京便公佈。&rdo;
謝鏡愚張了張嘴,卻沒出聲,似乎猜出朕還沒說完。
&ldo;此番回去,應當正好趕上冬至及元日的大朝會,並無其餘事務。你稍作準備,年後朕會命你去尚書省。如此一來,永濟渠之事你領去便理所當然;你也可趁此機會,好好向王相討教一二。&rdo;
&ldo;陛下所囑,臣自當盡心盡力。&rdo;謝鏡愚恭恭敬敬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