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變革(4)(第1/2 頁)
總督益州,便宜行事,這足以見得孫權的信任,張裕卻提不起勁。
原因無他,壓力太大;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孫權要是真把他當成諸葛亮周瑜用,那可真是莫大的壓力。
不過沒幹勁,不代表沒計劃。
不同於袁崇煥吹“五年平遼”,張裕心裡倒是有一個五到十年的北伐藍圖;不過這個藍圖的實施,需要的變數太多了。
最大的變數就是曹老闆要嗝屁,按照正常的歷史,曹老闆應該摸著頭喊悔不該殺那華佗啊;張裕總感覺自己抬了曹老闆一手,華佗沒死,然後桃李滿天下,說不定弟子裡出個人才就把曹操的頭風給治好了?
套用孫十萬的話,老賊不死,孤心難安。
這個大BOSS不倒下,曹魏內部不混亂一番,又哪裡能有機會破局?
只是打鐵還需自身硬,曹老闆死不死,益州的建設也不能止步。
不同於劉禪時期的偏安一隅,半壁天下的孫吳,可以很好的利用蜀地的富庶。
比起金戈鐵馬,搞到錢+讓人民不餓肚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想到這,張裕也是有點鬱悶,為什麼土豆要到明朝末年才進入中國,不然這糧食問題可以大幅度緩解。
不過現在得益於大型戰役不多,人民的日子也還湊和,張裕想天下大同,也得有那個實力。
“我雖然垂拱而治,但不代表你可以肆意妄為。官吏將領的任命你要給我寫個陳情,別隨便糊弄過去。”
“明白。”
張裕點頭,手下能用計程車人有很多,自己陳述一番,讓人寫出來就可以,不是什麼難事。
孫權對張裕一向是放心的,就先把益州的事務,提及荊州近況。
荊州之戰,雷聲大,雨點小,孫權還是有點不滿意的。固然主觀方面是因為曹仁退避三舍,但是獲取的戰果還是太少了。
宛城內部有騷亂,外部卻沒有強攻推進,就算是謹慎,未免有點過了頭。
孫權是志在王霸之業,心中縱然不快,也不會輕易表露;
只是在場的也都是人精,都自動的跳過荊州戰事,說起政務。
荊州平定,已經有數年,劉琦作為劉表長子一直作為江夏太守依附於孫權;
最近也不知道是高人指點,還是劉琦自己悟了,上書孫權說自己體弱多病,請人代替。
孫權也沒有假模假樣的推辭,養了劉琦這麼久,該匯聚的人心都已經達到預期,是時候體面下場了;劉琦受到了豐厚的賞賜,並且允許他回到南郡居住,畢竟江夏何嘗不是牢籠。
接下來就是誰接任江夏郡守的問題,江夏一直不是一個完整的州郡,曹魏孫吳各佔一半,互相對峙,偶有摩擦。劉琦這個荊州吉祥物下場了,誰能接手呢?
這種事張裕本不想發言,畢竟他看了眾多古代電視劇領悟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要隨便推舉人才,說是“舉賢不避親”但是遇到多疑的君主,那可真要命,張裕可不想冒這個險。
然而大舅哥似乎從來不會讓他過得舒服,直接點名。
“子茂認為這江夏郡守何人可以擔任?”
“吳王認為在下如何?”
“叉出去,打……”
“在下認為文仲業可繼任,他本就是江夏守將,且是荊州舊人,用兵有韜略,足以服眾。”
張裕變臉的速度已經可以申遺了,回答的極快。
這時魯肅在一旁開口道。
“文聘乃荊州降將,何以服眾?他提領江夏,是否會有倒行之舉?”
張裕先是疑惑的看了魯肅一眼,然後也就反應了過來,老狐狸給自己做捧哏呢。
“先生此言差矣,何來降將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