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八路軍節度使——第十一章:新概念戰爭(5)(第2/4 頁)
出己方的鷂子,隨時關注監視聯軍的動向。
聯軍的斥候這幾日開始加強結隊巡邏,對聯軍行軍縱隊的左翼進行適當的情報遮蔽。一些過於靠前的鷂子編組開始發生一些傷亡。
這幾天的聯軍斥候部隊對始終徘徊在行軍縱隊左翼地党項鷂子展開了剿殺行動,斥候隊隊正細封敏達親自率領二十名騎兵組成了一支剿殺隊。鑑於雙方單兵作戰素質相去甚遠,細封敏達採取了最穩妥也是最有效地戰術,即剿殺隊一次只盯一組鷂子,絕不貪多,一口咬上去便絕不鬆口,第一擊絕對保證雷霆萬鈞之力,務求一擊致命。
延安團斥候隊訓練馬上發射張弩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所有年輕的斥候們在平時一律被要求以雙腿控馬,進行對移動靶的奔跑目視射擊訓練。
因此雖然現在斥候們的騎射功夫還遠遠不能和鷂子們相比,但是憑藉武器地先進性以
,還是比較有勝算的。
斥候剿殺隊的攻擊戰術很簡單,發現敵軍鷂子編組之後,細封敏達鳴鏑發出訊號,剿殺隊員立即奔出行軍佇列,按照細封敏達鳴鏑所指示的方向進行追擊,只要能夠看清楚敵軍,則紛紛取下已經上好了弦的張弩,對目標進行自由射擊。射擊完畢之後直接扔掉弩機拔出馬刀衝上去肉搏。
斥候隊使用的張弩是廂兵團兵工營的新產品,兵工營的木匠和鐵匠們稱這種張弩為乙弩,這種張弩在尺寸上比步兵使用的甲弩小了一號,但是弩片數目與甲弩相同。弩身採用複合式結構,雖然尺寸比之步兵甲弩要短小,但弩身平均消耗鐵量卻在甲弩之上,因此有著不遜於甲弩地射程,更加具有革命性的突破是,在精通幾何術算的祖霖參與了這種新型張弩的設計改良工作之後。不但在弩片上標上了阿拉伯數字的刻度,還調整了望山與卡槽及弦掛點之間的位置,真正實現了其三點成一條直線。
基本上,這種經過改良地騎兵張弩在兩百步的有效射程內能夠給敵軍騎兵造成極度可怕的殺傷,經過測試表明,以皮革為主要結構的騎兵甲對兩百步距離內發射的張弩完全無效。也就是說只要射中,敵方騎兵非死即傷。
細封敏達採取的戰術是,一旦發現目標。在鳴鏑發出訊號之後,若敵軍在五十步以內,基本上所有剿殺隊員只需瞄準目標發射弩機,敵騎在十幾架弩機的射擊之下是必死無疑的。若是敵軍在五十步以外,細封敏達在發射完弩機後便會策馬馳出,一面向敵軍接近一面連續開弓放箭與敵騎對射,吸引敵騎地注意力,而其他隊員則趁機快速接近使用弩機攢射將敵騎射成刺蝟。
若是敵軍在一百步開外,細封敏達會率領剿殺隊成扇面或者散開隊形向敵軍快速接近,若敵軍不動甚至上前。張弩的有效射程遠高於普通弓箭的有效射程,細封敏達基本上可以搶先一步將敵騎狙下馬來。若是敵軍轉身就跑,剿殺隊會成散開隊形進行追殺,延安團的戰馬天天吃的是糧食,比起每天吃不了多少糧食又沒啥時間吃草的党項馬體力上要充沛許多,五里地之內。雙方距離會迅速拉近到百步以內。
一旦敵人逃到了五里地以外,剿殺隊便不再追殺,回到行軍縱隊等候下一個獵物。
這種戰術對付單兵作戰素質極高的鷂子再合適不過,先進的武器加上人數優勢,三天之內剿殺隊付出了兩陣亡三人負傷的代價,連續幹掉了十四名抵近觀察的鷂子,這個損失率實在太高。從第四天開始,便再沒有鷂子靠近聯軍左翼行軍縱隊一里方圓以內了。在這個距離上,斥候隊成功實現了訊息情報遮蔽。
因此這幾天鷂子們報告給阿羅王地情報也越來越不夠精細,基本上只能大概地知道個敵軍的行軍方向,更加詳細的情報便越來越少了。
阿羅王震驚於鷂子的損失速度。因此嚴令這些偵察騎兵不許過於接近敵軍,這也就限制了自己所獲得情報的詳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