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5 頁)
,但那種雖然有親情但保持著禮儀的方式,不嫌太客氣了嗎?
反正她是做不到看到兒子而不親熱的,要是父子的話還可以理解,母子那麼長時間不見面,何必那麼平淡呢?但那種不合情理的禮儀,似乎又非常自然。
鄭玉成沒有在意莫卡的小糾結,只是簡單的解釋了衣服問題:“做的很好,繡的很好,我也很喜歡。不過我家裡人哪怕穿現代流行的唐裝,都不穿這種從旗裝演變過來的唐裝,大概是家族習慣性的厭惡滿族人吧。你看我經常穿的衣服,西裝也好,中裝也好,家居禮服休閒,都沒有對襟的旗裝式樣的唐裝。”
莫卡明白了:“呃,我知道了。”海外華人之類的,都比較愛國吧?話說她也挺討厭辮子戲的,禿瓢的男人她始終不知道到底哪裡美觀了。
她上歷史課的時候,看到滿清入關揚州三日嘉定三屠的時候就很憤怒了,後來那些到處割地賠款的條約讓人對這個少數民族一點好感都沒有,整個近代史都讓人崩潰透了,她歷史老不及格真的不怪她的,誰記得那麼多看著就抓狂的條約啊?
她真不知道大家怎麼還那麼喜歡電視上的辮子男,禿瓢怎麼能好看起來?大家審美變異了嗎?明明大漢天子大明宮詞裡的造型更符合正常審美吧?
就算莫卡這樣的審美老土的笨人都看不上那種剃個半禿的造型,怎麼大家都覺得好看呢?
呃,大概鄭家人也都是這麼覺得,莫卡覺得很高興,自己竟然在審美上和鄭玉成有了那麼點相同之處,恩,很好。
其實她也不是有意選這種樣式的服裝的,誰叫滿大街中式傳統服裝都差不多這樣的造型呢?
還好兒子的衣服是用了斜襟,那是怕對襟容易肚子著涼。
莫卡對於這次見面感覺挺好,鄭母對她雖然說不上和顏悅色,但溫和有禮,就算莫卡這樣拘謹的性格,在不久後也放鬆下來了。
顯然鄭母發現她的拘謹緊張,後面就儘量的只和兒子交談,莫卡這才能放鬆下來,還能在他們交談中聽到一些喜歡聽的內容。
不管有意無意,鄭母這樣的人,都不會讓人討厭。
這大概就是真正的大家閨秀和他人的不同吧。反正莫卡是無從體會領悟的。
已經確定了的事情,莫卡就不再糾結,每天爭取多見見兒子,鄭夫人也沒有多做表示,讓母子三人多一些時間相處。
不過針對兩個孩子的一系列教育計劃都給莫卡看過,莫卡看到厚厚的一本本計劃書,就差點暈了頭,深刻為兒子感到辛苦。
但既然他們的父親這樣過來的,他們的祖父也這麼過來的,莫卡也就只能在心裡為兒子加油一把而已。
至於意見建議之類的,她只能傻笑表示沒意見。
村裡老人經常說慈母多敗兒,她還是明白的。
至少她知道村西頭莫華叔家的莫小寶就被他媽從小慣的厲害,長大不務正業偷雞摸狗的,成為村裡的反面教材。
她當然不能讓她兩個兒子變成那樣;鄭玉成和鄭夫人都是有能耐的人,他們決定的,肯定都比自己的想法有道理。
很快就到了週歲日子,在前一天是家宴,莫卡和管家都在場,高高興興的照了閤家照,吃了頓週歲宴。
鄭夫人給兩個小孩子取了小名,鄭莫離叫莫莫,莫家聰叫小聰,莫卡有些囧,莫莫倒還罷了,小聰···小蔥,很農家樂的感覺啊,不是有文化的人該給取個一聽就特有文化的名麼?
她應該慶幸當初沒有取鄭家聰,莫家聰這樣的名字麼?很容易會被叫大蔥小蔥的吧?
雖然這麼想,莫卡到底也沒有提出異議來,反正她也不可能取更好的名來。
第二天就開始了公開宴會,在國內的親朋好友都會來參加,生意上來往的也都會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