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2 頁)
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
“哦?竟有此事?”
朱元璋擰著的眉頭稍稍舒展。
張宇初,字子璇,別號耆山,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是歷代天師中最博學者之一,有“道門碩儒”之稱.其人於洪武十年嗣教,洪武十一年入朝建齋設醮於南京紫金山,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敕封其為“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範大真人”,總領天下道教事,乃是如今的道門領袖。
張宇初既然博學,又有龍虎山千年家傳典籍,想來不是無的放矢。
畢竟,正一派的始祖是漢末張道陵及其開創的“正一盟威”之道,又稱天師道,五斗米道,在張魯歸降曹操之後,便完整地延續了千餘年,在這種漫長的傳承中,能掌握一些隱秘知識,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很快,朱元璋就在奉天殿內,見到了張宇初。
聽聞此言,朱元璋的內心確實有些激動,畢竟,他實在是太想見到大孫了,如果大孫真就正常死了,那或許時間能夠磨平一切傷疤,但現在卻不是這樣,大孫依舊在那邊好好地“活著”,而且眼見勢力越來越大,能夠給大明帶來的助力也越來越大,表現明顯超越了所有皇孫,再加上嫡長孫的身份,朱元璋很難心裡沒有這個念頭——如果大孫能夠還陽,那麼這大明江山,豈不是能旺三代?
朱元璋按捺住內心的激動,沉聲問道:“張真人,不知穿越陰陽炁海,需要具備何種條件?又是如何做到的?”
“帶來了。”
“能!”
見張宇初回答的很老實,而且好像確實只知道這些,朱元璋便也不問了。
如果只是拙劣的騙術,那麼張宇初要承受的後果可太沉重了,不僅要丟掉總領天下道教事的頭銜,更是會連累龍虎山正一派。
朱元璋等了半天,見張宇初沒說話,問道:“還有呢?”
張宇初恭敬地把一塊玉符交給了宦官,宦官放在托盤裡,轉交給朱元璋。
“咱的大孫,能不能還陽?”
這就是回去翻箱底翻出來的意思了,倒也是個合理的解釋。
賞賜了張宇初以後,朱元璋命人將這段記載抄錄下來,把玉符送入宮中密室珍藏。
所以,還是相對可信的。
“太始混開闢,玄黃敷判初。
“是。”
天根來往自晝夜,赤水象罔浮玄珠。
這件事情日思夜想,幾乎成了朱元璋的心病。
陸修靜是南北朝時期的人,出身於江南士族名門吳郡陸氏,編寫了《靈寶經目,將經文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後來著名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經過陸修靜在齋儀方面的統一、規範和編訂以後,天師道從形式到內容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健全,是個道教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所以他的手稿,還是有相當可信度的,尤其是這手稿是刻在玉符上的,也不怪能傳承上千年。 只不過這些似是而非的道教經文,朱元璋也實在是辨認不了具體的意思,畢竟,這些東西實在是太過微言大義了。
張宇初朗聲吟道。
“給咱說來聽聽。”
張宇初身著羽衣,不過這位道門碩儒面如滿月,膚色稍黑,乃是富貴之相,所以倒也顯不出仙風道骨來,他步履穩健地走進大殿,向朱元璋行禮後,便開門見山地說起了此行的目的。
不過,對於朱元璋來說,最重要的是另一個問題。
“需要尋找到一扇特殊的‘門’,不過踏過了這扇門,就是從彼界到此界,無法再回到此界了。”
宇宙迴圈渺無間,萬物吹息炁盈虛。
張宇初聲音沉穩:“陛下,貧道近日在翻閱家傳典籍時,偶然發現了一些關於陰陽炁海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