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1/2 頁)
看起來,也可行。
你入我關,我入你家,大家禮尚往來嘛。
只是……
陸四搖了搖頭,海運直搗黃龍是好創意,但關鍵是淮軍還不具備「掃穴」的能力,更不具備應對騎兵的能力,去了也是白送人頭。
更何況,他陸文宗真正能掌握的淮軍才一兩千人而矣。天亮之後,隨著各路河工造反大軍陸續抵達淮安城,如何將他們綁在「以陸四為首的犯罪集團」車軲轆上,才是真正讓人發愁的事。
放下沈廷揚的公文,陸四再次翻看的公文竟然是南都史司馬的。
史可法的這份公文言語很是隱諱,暗指南都很多官員都認為京師難保,所以做了從海路迎接太子朱慈烺來南京監國的準備,史可法本人對此也很贊同,所以將此情況通知淮安這邊,希望淮揚方面也能就將來之事提前準備。
「從來守江南者,必於江北。即六朝之弱,猶爭雄於徐、泗、潁、壽之間,其不宜畫江而守明矣……立定根基,然後鼓銳而前,再圖進取……」
從這份公文上來看,史可法已經有了「南明」這一概念,也知道守江必守淮的重要性,並且還有北伐收復河山的想法,可惜幾個月後的形勢發展讓這位才能不足的史閣部根本應對不了。
另外幾份公文都是淮安府和揚州府例行公事的公文,陸四隨便翻了翻就放下,去看從抽屜中拿出的那兩封信。
一封信是山東濟寧的劉澤清給路振飛的回信,信中劉澤清允諾將在月餘便率部南下協助淮揚駐守河防。
這件事陸四早就知道,歷史上劉澤清也就是在崇禎十七年初率部南下,憑藉淮安的錢糧財富從而成為所謂的江北四鎮之一的,信中所言的月餘時間便對得上。
如此一來,陸四倒有些輕鬆,因為那樣的話劉澤清暫時對淮安構不成威脅,北邊的敵人只有駐守在泗州的金聲桓部,以及淮安附近一些衛所兵。
據孫武進交待,金聲桓從武昌過來時所帶兵馬只有一萬出頭,排除掉四千多監河軍,泗州那邊金聲桓最多隻有六七千人馬。
這六七千人馬還要防守淮河和黃河,能夠動用前來攻打淮安的兵馬不會太多。
就算金聲桓孤注一擲舉軍前來,只要陸四能趕在金部到來前將幾萬河工整合起來,即使無法與金部野戰,憑城堅守也能撐上一段時間。
只是那樣一來,淮軍就要坐困孤城,不是上策。
再看另一封信,陸四先是「咦」了一聲,然後目露思索狀,最後他將這封信疊起塞進了懷中。
信是從河南衛輝潞王府發來的。
「清江提舉司現在有多少漕船?」陸四扭頭隨口問了那兩個被抓過來的官員。
這兩位就是漕事理刑主事王允端和提舉清江司的主事宋慶,二人應該感謝面前這位翻看部院案牘的年輕人,因為如果不是這年輕人半個時辰前發布的命令,他二人早被淮軍處死了。
陸四的命令是活捉一些官員押到漕院來,因為他若想知道淮安城的所有情況,就必須有官吏協助。
比如淮安城內城外囤積了多少糧食,就需要專門負責的官吏來給他個準確資料。淮軍完全控制淮安以後的相關政策制定,物資的繳獲分配也需要這幫官吏配合。
這年頭,讀書人也不是一無是處的,至少他們會提筆寫東西。而河工們,大多不識字。
宋慶被押入漕院時,風字營正在將大堂內的那些被殺降兵屍體往外拖,這讓宋慶著實被嚇到了,哆嗦著竟是不敢回話。
王允端還好些,但陸四沒問他,只能垂著頭等侯未知的命運。
「他媽的,問你話呢!」
押王、宋二人過來的是謝金生,見這兩個當官的誰也不出聲,氣的就一人給了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