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5 頁)
對著前所未有的俘虜,白起也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決定。
他是這麼考慮的,他對身邊的親將說:“以前我們已經佔領了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意歸附我國卻歸附了趙國,趙國計程車兵反覆無常,我打算把他們全部殺掉,要不把他們放回去以後,他們還是會成為我國的禍患的!”(武安君計日:“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
白起決定了。
他派人挖了一個個巨大的墓坑,然後把餓的半死不活已經沒有抵抗之力的趙兵全部扔了下去,史稱“坑殺”。白起也沒有做絕,他留下了二百四十個年青的趙軍士兵,讓他們回去給趙王報信。
長平之戰歷經三個多月,結束了。
這場戰爭對雙方來說誰都輸不起,包括強秦也輸不起。實際上這就是戰國晚期的時候,決定是由誰來統一中國的一場戰爭。 而在這場戰爭當中,白起再一次扮演了男主角。
關於趙國軍隊的死亡數字,史冊上比較公認的是斬殺和俘獲了四十五萬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九的趙兵被殺了。趙國經此一役之後元氣大傷,苟延殘喘,一蹶不振。後來的王翦一舉消滅了這個戰國時代的第二軍事強國,其原因在前面已經說過了,不再重複。
長平之戰結束以後,白起打算趁勝追擊,一舉拿下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了的趙國,於是在公元前259年,白起率領大軍直逼邯鄲,同時還攻打韓國,韓趙兩國驚恐萬分,根本不知該如何抵抗,而趙國已是指日可下。
但是,是啊,但是這個詞再次出現在這裡了,因為這個但是的背後依舊預示著一代名將的抱憾終生。
……但是趙國和同病相憐的韓國緊急商議了以後,決定不動用軍隊去和白起對抗,而是動用財寶的力量打退白起的進攻。
他們做到了這一點。
第十五章 英雄末路最堪憐
趙國派遣一個叫蘇代(戰國時縱橫家,傳說是蘇秦的哥哥)的人秘密潛入秦國,蘇代到了秦國以後拿出了足以讓范雎子孫後代七八輩都過上好日子的重金,然後對范雎說道:“範老哥,你看現在白起殺了趙括,現在又圍攻邯鄲,趙國滅亡指日可待,趙國一滅亡,秦國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稱帝了!可是秦國稱帝了以後,白起就會被封為三公(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禮記》:“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我可要提前恭喜他了!”
范雎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故意裝作不在乎的樣子乾笑道:“是啊是啊,白將軍功大,可以被封為三公。”,但是他的手已經不穩了,幾滴茶水濺出了茶杯。
蘇代看在眼裡笑在心裡,暗暗高興,可他表面上還是裝出一副很替范雎著想的表情說:“按道理說白起為秦國打下了七十多座城池,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之軍,古時候能征慣戰的任誰也比不上他,可是丞相你就受委屈了,您在後方日夜操勞,替白起打理後勤,記功的時候卻沒有您的功勞,您說這說的過去嗎?還有,白起封為三公以後,您的地位就遠遠比不上他了,就算您不願意都不行,人家的功勞在哪擺著呢!”
范雎眼神黯淡了許多,他慢慢撫摸著鬍鬚沉吟不語。
蘇代乘熱打鐵,接著說道:“範老哥,咱兩關係好我才跟你說實話,現在天下百姓誰不痛恨秦國?上黨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現在如果滅掉了趙國,秦國的疆土不錯會變得很大,可是秦國能得到多少人民呢?照我說秦國還不如讓韓、趙兩國割地求和算了,一來可以得到土地和人民,二來,白起的功勞太大了,不能讓秦國人民只知道有白起,不知道有丞相啊!”
蘇代的話說的言辭懇切,語重心長,深深的打動了剛正不阿的范雎。
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