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1/5 頁)
丞相。�
劉屈氂是巫蠱案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武帝的侄子,其父為中山靖王劉勝,是武帝的庶兄。但是,劉勝“好內”,夫人眾多,生有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劉屈氂僅是諸子之一,原來只任涿郡太守的小官。在公孫賀遭巫蠱案被罷相後,劉屈氂卻平步青雲由涿郡太守被調任中央,擔任左丞相。他之所以能獲得這一任命,關鍵原因是因為他與李廣利的關係,“貳師(李廣利)女為屈氂之子妻。”因此必然是出於李廣利的引薦提攜。�
對這一牽涉裙帶的任命,漢武帝實際仍是有所保留的。(“徵和二年春,制詔御史:‘故丞相賀倚舊故,乘高勢而為邪。公美田以利子弟賓客,不顧元元。無益邊谷,貨賂上流,朕忍之久矣,終不自革,乃以邊為援,使內郡自省作東,又令耕者自轉,以困農煩擾畜者。重事傷耗武備衰減,下吏妄賦,百姓流亡。又作為詔書,以奸傳朱安安,獄已正於理。其以涿郡太守屈氂為左丞相。分丞相、長史為兩府,(以待天下遠方之選)。夫親親賢賢,周唐之道也。以澎戶二千二百封左丞相為澎侯。’”)他認為這種任命只是臨時的安排,同時決定對丞相一職分權為兩,“分丞相、長史為(左、右)兩府,以待天下遠方之選。”�
《漢書》記:“武帝末,衛皇后寵衰。江充用事,充與太子及衛氏有隙。”其實,江充只是一個打手或鷹犬而已。利用巫蠱推倒衛氏集團的真正幕後操縱者,其實正是這位新丞相劉屈氂和背後的李廣利。
衛太子的平反與輪臺罪已之詔(1)
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連載:漢武大帝 出版社: 作者:導演:胡玫 編劇:江奇濤
1
巫蠱亂後,武帝曾對田千秋反省說:“朕之不德,自左丞相與貳師陰謀逆亂,巫蠱之禍流及士大夫。”武帝的這番話古今之研究巫蠱事件者幾乎都沒有予以注意。所以過去一直認為巫蠱之亂的禍首隻是江充,而不是劉屈氂和李廣利集團。相反,甚至認為劉屈氂是站在劉徹一邊受命平定了這場動亂的功臣。�
實際上,劉徹檢討這個事件的始末時還曾說過:“巫蠱始發,詔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聞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宮人,轉至未央椒房,以及敬聲之儔、李禹之屬謀入匈奴。有司無所發。�
今丞相親掘蘭臺蠱驗,所明知也。至今(令)餘巫頗脫不止,陰賊及身,遠近為蠱。朕愧之甚。”�
史料中這一段話的交代不是很明白。但值得注意的是,武帝明確指出:正是由於“左丞相與貳師謀逆亂,巫蠱之禍才流及士大夫。”武帝又指出,巫蠱之案的最高行政負責人實際並不是江充,而是親掘蘭臺(即太子宮)驗蠱的左丞相劉屈氂與御史章贛。而江充又曾陷害公孫賀之子敬聲及部屬李禹與匈奴有勾結(“謀入匈奴”)。所有這些大案,並未經有關檢察執法機構舉證核查(“未聞九卿廷尉有所鞫問也”)。因此,武帝不再信任這些執法機構,而只信任劉、章、江組成的專案小組。�
還值得注意的是,“巫蠱案之初,廷尉所治未及九卿。”本來廷尉是沒有權力直接審治公卿的。只有丞相得到皇帝授權,才可能審理王公大臣們。那麼正是劉屈氂指使江充(拋開了“廷尉”),然後才與胡巫設謀,而把椒房中的公主們、公孫敬聲及李禹之屬牽連陷害,甚至誣陷他們與匈奴勾結。又是劉屈氂親自去蘭臺掘地,尋找證驗,才製造了這起大禍亂。�
由此可見,正是李廣利身後的劉屈氂所代表的新興李氏集團(丞相御史),夥同江充以及來自匈奴背景的胡巫勢力,形成了某種形式的默契與合作,才能以非常手段摧毀以衛太子為代表的“守文”政治勢力。�
而對於李氏集團來說,搞垮衛氏的真正目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