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現身(第1/3 頁)
一行人徐徐進入鎮子。
蘇哲看著土路旁一間間房屋,有的是民房,有的是商鋪,路邊聚滿了人,有女人、小孩、老人,他們看著一行人,竊竊私語。
路過一棟房子,群仙酒樓四個大字讓蘇哲多看了幾眼,記憶中,這裡好像發生過幾段劇情。
至於為什麼要來這個鎮子?
這就要從土匪自身說起,這時候的土匪分為兩種,一種是佔山為王,嘯聚山林,主要靠劫掠、綁票生活。
另一種是以村莊或鎮子為據點,平時是作為普通農民種地,當生活窘迫或出現糧食危機之時便化身惡霸土匪,持槍到處劫掠。
而這吳家屯便是後者。
兩方如果碰見除非是有恩怨,一般是山匪象徵性地要一些糧食、財物,相當於保護費一樣。
這吳家屯之前便是每年要向梁山寨上交一定糧食來換求免受劫掠。
可是後來日本人建立了偽滿洲國,面對東三省因為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暫時無力全部掌控而導致匪患日益猖獗的情況,日本開始把精力轉移到鞏固東三省後方。
一方面加緊對東北抗聯進攻,一方面對東北土匪採取了鎮壓招撫並用的政策。
就這樣,大多數土匪掩埋了槍支彈藥,洗手成為了良民,還有部分土匪屈膝投降,當了日本人的走狗,還有少部分流竄在密林邊陲,殘存著和日本人作對。
吳家屯就是在日本人所謂的招安運動中主動投靠了。
而梁山寨呢,他的情況說起來是有點複雜的。
初期,面對日本人的招撫,馬三軍是嗤之以鼻的,東北軍出身的他,最恨的就是日本人,怎麼可能會接受日本人的招安。
那日本人見招撫不成,便糾集軍隊打算剿滅梁山寨。
可是梁山寨位於大興安嶺地區,背靠深山老林,寨子位置隱秘,易守難攻。
依靠地形優勢,日本人的裝備優勢又發揮不出,雙方竟打的有來有回。
日本人吃了好幾次小虧,好不容易依靠炮火打下來了,卻發現寨子早已人去樓空。
憤怒之餘只能燒燬寨子洩憤,但是撤離後梁山寨土匪又捲土重來,到處搞破壞。
更讓日本人糟心的是梁山寨聯合了幾股附近縣區的不願投靠日本人的土匪勢力,各自佔據險要山頭守望相助。
要知道這些可都是硬骨頭,軟柿子早就被日本人剿滅的剿滅,招安的招安了,剩下的,要不是還有一絲中國人良心,要不就是對日本人招安條件不滿,抑或是純粹覺得自己特牛逼,不想屈人之下的土匪。
若不是面對日本人步步緊逼的強勢之下,這些土匪哪有可能聯合起來。
就這樣和日本人打起了遊擊,時不時下山搞破壞,劫掠百姓,襲擊日本測量隊伍。
日本人被土匪的這種打法搞得焦頭爛額,特別是不斷被襲擊的科學測量隊伍,讓日本高層都聽聞震怒。
不過日本人也想出了一個辦法,堅壁清野,他們把靠近大興安嶺地區的鎮子村莊全部遷移摧毀,斷了土匪的糧食來源。
同時調集大量剛收編的土匪偽軍,誓要滅掉他們。
這招確實很有用,逼得他們不得不離開密林山地冒險去更遠的村鎮劫掠。
但是這恰恰中了日本人的下懷,在平原地形上,一群烏合之眾怎麼打得過裝備精良的日本正規軍呢。
而土匪這邊,幾股山頭早就蠢蠢欲動,不像開始之餘那般豪情萬丈。
和日本人作對期間,逃跑的土匪比戰死的土匪數量還多,更是有幾次整個山頭都投降了日本人,連累的差點幾個山寨一鍋端了。
後來剩下的也就梁山寨和另外兩股勢力。
馬三軍危急關頭,終於打算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