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 頁)
甩。
這樣弄了一陣;作法完畢;那些乞丐果然瞎子睜眼;聾子聽聲;不會走的能走;
濃瘡癩疥脫皮一樣從身上掉下來;面板上竟連疤痕也沒一個,連體孿生的也一個變兩個,歡蹦亂跳地走了。
鄭丘一時名聲大噪;求醫問藥的擠破了門。
有人問鄭丘自己頭上的癩瘡如何不治?他回答:沒見那些乞丐的瘡疥都好了麼?他們的瘡疥哪去了,都到了這裡!他指指自己的頭上:菩薩救人,災難都是攬在自個兒身上的,病痛都是三世孽緣,行善不夠哪能消解,一般人沒這能耐,就只好求天師菩薩大神。我要不得這癩頭瘡,全天下的人就得頭上流濃!
第三章 大春給萬壽園
###(3) 第二章 桃源勝景
父母官秋少雨向來不信鬼神之說;對此妖異不以為然;覺著只可愚弄村夫蠢婦;天下承平時倒也可以統率心靈;以裨補教化的不足,亂世則只能憑添敵資;殊不足取。
秋知縣知事以來;政績平平;所轄制內既無物華天寶;又乏奇人俊傑。同儕等輩;或收奇羅怪;以成一方聖土;或引經據典;牽強附會以供傳聞;或粉飾名勝;張揚古蹟;或獎掖農桑;標榜富庶;或鼓勵工商;奉進奇巧,或興修水利;誇張政績。
秋少雨方正平實;於王事民力講究個固本培元;著眼在千秋萬代;那裡比得上別人上任之初就已政績煌煌;個個都是不世出的太公管仲張子房。喜得龍顏大悅;謂日:
太平宏業;麟俊鹹集;前朝後代;無愈於此!
天下於是如油沃火;沸沸揚揚;各地捷報;喜訊雪片一般飛到京師。
前年河套大旱;餓餑遍地;人民父子相食!當朝右丞相的兒子胡得功過厭了京師鬥雞走狗的日子;經戶部力薦到該地治理水患;賑濟災民。
越一年;則堤岸修葺若干;疏浚河道若干;除仍有尚需繼續整治處;其餘各地都是綠桑遍野;處處笙歌;共沐皇恩。被朝野譽為“第一能員”。又廣邀天下官員士子到該處遊歷;以資借鑑。其人其事更被傳得神乎其神,有人改太白書雲:
生不願封萬戶候;只願一識胡得功。
而據秋少雨所知;他不過搞了個“樣子工程”;仿桃花園景;內裡綠蔭匝地;錦繡爛熳;勾欄瓦子;絃歌不絕;酒池肉林;謂為“百年所無”。
同儕等輩;為官多年;誰沒些欺上瞞下;徇私舞弊的勾當?相互拱衛;串為一氣;同聲連理;共唱太平;倘有不曉事的奏本;則日:事尚有末競全功者;上奏提及。臣末嘗一日稍怠。
當時官場內流行的箴言是:八面來風雖不同;助我青雲上九重。
即或災患頻乃;也不過作了建功立業的道場;盜賊蜂起;可權當染紅頂子的機會。
吾皇的子民也有不同稱謂:平時叫百姓;稍有勃逆則稱刁民,亂民,匪民。
於是就成了越不行越行;越不好越好;越貧的地方越有富豪;越壞的官越當越大。大小官員都習慣了在百姓(或刁民)的壘壘白骨上建立功勳,大凡好事也會辦成呆事;浩浩皇恩;原本為惠及萬民;也全成了肖小中飽私囊的因由。
本朝以來可見減過一次賦稅?可見革除過一名冗員,即或皇上施恩;有種種勵精圖治之舉;也會被地方官成十倍上百倍的倒行逆施了去。
一個好漢三個幫;秋知縣屬下除差人衙役;也還養著幾個不得志的清客幕僚權充“智囊”。這些人見著上司迂腐方正;守著些儒法規矩;弄得吃頓肉都算“牙祭”,無不睜大雙眼尋找機會。
鄭丘一事;正當其時!
###(3) 第三章 大春給萬壽園
幕僚其中有個錢樹森;號誌庵的;核查了鄭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