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1/3 頁)
但在1997年,葉鶯的命運從此和膠捲感光業的&ldo;百年老店&rdo;柯達聯絡在一起。這一年的春天,她受柯達總裁裴學德的誘惑,下海出任柯達大中國區副總裁。葉鶯進柯達的使命,是完成一個看上去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在此之前的1994年秋天,新上任的柯達總裁裴學德曾向主管中國經濟的國務院副總理朱熔基,提出了一個十分瘋狂的動議:柯達出資不少於十億美元,全行業收購中國膠捲企業。當時的柯達正陷入空前的災難之中。這家因發明瞭感光乳劑而百年不墜的老牌公司受到了日本富士的強力衝擊,在歐美市場,柯達節節敗退,背負了超過一百億美元的巨額債務。在中國市場上,柯達同樣是一個落後者,富士佔據著70以上的市場份額,如果透過常規的市場競爭,柯達幾無勝出的機率。但裴學德這個動議向同樣身處困境的中國膠捲業指出了一條有光亮的出口。柯達的構想無比機巧地契合了當時中國政府對國營企業改造無術的現實,這讓朱熔基下決心冒險一試,他當即同意了裴學德的動議,並承諾親自督辦此事。
然而,儘管高層達成共識,在隨後的幾年裡收購之事卻很難推進。
便是在形勢膠著的情形下,裴學德請動葉鶯出山。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由於葉鶯的超乎尋常的外交斡旋能力以及獨特的女性魅力,讓柯達戰略得以實現。柯達購併案涉及六個省市、十個城市、四大部委(國家計委、化工部、輕工部和國家外經貿部),葉鶯穿行中間,翩躚上下,巧手解結,用短短一年時間就讓購併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1998年3月23日,裴學德在羅切斯特柯達總部宣佈,柯達以十億美元收購中國膠捲全行業的協議定局。這就是著名的改變了中國膠捲業歷史的&ldo;98協議&rdo;。
在相繼消化了六家膠捲企業之後,柯達一直沒有能夠吃下中國最大的膠捲企業保定樂凱,這也成為1998年之後,葉鶯所面臨的最重要的任務。在把六家陷入絕境的膠捲企業賣出之後,中國政界和學界對於是否把&ldo;最後之碩果&rdo;樂凱也交給柯達,存在巨大的分歧,而樂凱公司對被併購當然心有不甘,更為微妙的是,已經被逼到牆角的日本富士也抓緊與樂凱談判。當時形勢下葉鶯幾乎每月都趕到保定,與樂凱方面談判有關事宜。2003年夏天,媒體突然曝光,樂凱與富士的秘密合資談判已經進入最後時刻,惟一剩下的細節是富士提出的控股條件還未被有關方面認可。葉鶯當機立斷,放棄之前堅持的全資收購條件,提出參股新案,同時,她斡旋於羅切斯特、北京和保定各地,緊密磋商。最終,眼看已經板上釘釘的富士方案在最後時刻功虧一簣。2003年10月,柯達與樂凱火線簽約,以總值一億美元的現金、裝置和技術,換取樂凱20的股份,至此,中國膠捲工業的七家企業全數與柯達合資。葉鶯笑稱,&ldo;我們用一顆棋子扭轉了整個戰局&rdo;。
正是由於葉鶯的運作之功,在全球市場上,被富士打得暈頭轉向的&ldo;黃色巨人&rdo;終於在中國找回了尊嚴。1997年,富士膠捲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70,到2001年,柯達的份額反超至67。到2005年前後,柯達每年六十億美元的全球採購,有六分之一來自中國,95以上的柯達數位相機在中國生產。葉鶯還把全國九千二百多家彩沖店中的兩千家改造成為數碼影像店,打造了一張無比龐大的數碼彩擴網路,把中國市場變成了柯達的全球第二大市場,而在她到來之前,中國是柯達的第十七大市場。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由於對數碼技術不夠敏感以及戰略上的一再遲疑,柯達在全球市場步步敗退,2002年,全球數位相機首度超過傳統相機,而柯達卻仍然堅持傳統的膠捲市場。2004年柯達虧損一億一千三百萬美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