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2/3 頁)
見面沒有抱多大興趣。但他還是耐心地等到了向孫正義陳述阿里巴巴情況的時刻,這種耐心更多地來自於&ldo;既然已經從杭州到了北京,也就不差再等那一點時間&rdo;的想法。
而這種等待卻得到了一個後來在阿里巴巴被稱為&ldo;最經典的六分鐘&rdo;的結果。
&ldo;原來我大概要講十分鐘左右,可是估計我講到六分鐘左右的時候,孫正義就從長桌子的那一頭走過來對我說,他要投資我的公司。&rdo;馬雲說。
對於這種多少有點瘋狂的場景‐‐因為孫正義的這個決定最後導致了兩千萬美元流向阿里巴巴,馬雲的評價是&ldo;一見鍾情&rdo;。他覺得其中的關鍵在於孫正義不是投資目標,而是投資人。
&ldo;到現在我也不覺得孫正義的投資存在很大失誤。&rdo;馬雲評價孫正義的投資大幅縮水時說,&ldo;他投資的線路就是看人,而他看人的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想不想做大事情。哪怕現在沒有機會,只要他看人看對了,機會總是要靠人去抓的。孫正義透過資金抓住了人,所以即使現在沒機會將來還會有機會的。&rdo;
因此,馬雲自認為孫正義之所以在六分鐘內決定給阿里巴巴投資,是因為馬雲和孫正義是同一類人。&ldo;我們在很多事情上的想法是相通的,通常我不用說很多他就明白我要做什麼,更多的情況是我們想到一塊兒去了。這被後來的很多事實所證明。&rdo;
因為先前已經有了高盛等的五百萬美元,短期之內阿里巴巴資金顯得很寬裕。&ldo;管錢&rdo;的財務長蔡崇信對孫正義的投資有點不感興趣。馬雲與孫正義在北京見面以後,他很高興地跑去對蔡崇信說想找孫正義投資的時候,蔡崇信認為孫正義的投資可以先緩一緩。因為阿里巴巴的知名度和流量都在與日俱增,這時候對投資者來說是越早投資越好,而對創業者和天使基金來說,晚一些引入新的投資者,公司的總值就會大大增加,顯然是有利的。
可是馬雲不這麼認為。此時他已經深深地被孫正義所吸引,因此他覺得來自孫正義的機會是無法拒絕的。他覺得進入孫正義的投資圈,意味著阿里巴巴將進人世界頂級的網際網路公司級別,在網際網路公司都沒有贏利的情況下,進入這個圈子就意味著機會。另外,馬雲認為想要阿里巴巴更快地成長可能會花更多的錢,&ldo;所以在有錢的時候多拿一點投資也不是壞事&rdo;。
蔡崇信幾乎是被馬雲拉著去東京見孫正義,開始關於阿里巴巴的第二輪融資談判。
2000年1月,馬雲和蔡崇信到東京孫正義的軟銀公司,與他就軟銀公司向阿里巴巴投資一事進行正式的談判。相比以前的投資談判來說,這次的談判正式多了。馬雲與孫正義分坐在一張長會議桌的兩邊,孫正義那一邊是一大排人,但除了孫正義誰也不說話,這邊只有蔡崇信和馬雲兩個人,看上去多少顯得有點勢不均力不敵的樣子。
就在這次談判中,蔡崇信說出了後來在網際網路界很有名氣的&ldo;no&rdo;。
&ldo;對孫正義說&l;不&r;是需要勇氣的,他是一個幾乎讓人無法拒絕的人,當時的網際網路界他投資雅虎的故事已經讓人聽得耳朵都起繭了。
可能因為我們當時資金還是比較充實的,我對他說了三次&l;no,。&rdo;蔡崇信說。
&ldo;第一次是他報了一個價錢,我幾乎沒有反應就直接把&l;不&r;說出來了,而且說得十分堅決。我說你報的這個價錢,我們根本不用透過董事會就可以否決,這不可能被接受。&rdo;孫正義的面前放著一個很大的計算器,被拒絕了以後他就用手指在計算器上按來按去算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