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掄語——來自極道孔二爺定下的規矩!(第2/2 頁)
豔而已,但跳得一手好舞蹈的她,在同是舞蹈行家的趙姬眼中,可就一般了。
而趙政又完全對這個時代的宮舞不感興趣,所以爭寵失敗的小舞,能對睛兒有好臉色才怪,這可是死敵。
…
…
今天的老者罕見地神色不善,卻是趙政的事兒發了。
正在學習當潛龍的趙政一直都是乘寶寶,那來的事兒呢,自然是掄語啊。
“讓你帶走老夫畢生所學,是讓你以天地為師。
無論是模仿萬物的慣性、還是模擬萬物的律動大可隨心,沒讓你去修腐儒啊。”
老者有點恨鐵不成綱,以趙政的這份天資,走上歪路著實太可惜了。
趙政卻是神秘一笑,“誤會啊,誤會了。
這不是傳統的儒家士氣,而是鬼背。”
“鬼背?”老者糊塗了。
趙政也不含糊,直接就將變種論語耍了出去,掄語——來自極道孔二爺定下的尺度。
史載二爺九尺六寸高,正是堂堂的一米九……兩米猛男。
這位極道的山東大漢,手下共計七十二堂口、更有三千核心門生。
由其弟子所編寫的極道語錄正是“掄語”也,即,作為春秋地表最強生物的孔二爺,對春秋道上所立下的規矩:
比如仁義禮智信,其實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要是拆解字形說法:
仁,即是對付弱小的對手,徒手即可將其一分為二。
義,即是對付稍強的對手,夫子會用上雙刀來應戰。
禮,即是對付更強的對手,定要拿上長兵認真對待。
智,即對付戰場上的敵人,拉開弓失架上戰車出戰。
信,既是在高處遇到對手,會從牆頭上把人扔下去。
老者呆若木雞,感覺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這小子怎麼敢,他怎麼敢的,這樣黑儒家,就不怕孔仲尼從墳頭掀蓋而起嗎。
趙政一開始也只是惡搞,卻萬萬想不到扭曲的儒家教義,仍然可以得到儒氣加持,正得意著呢,忙是將堪稱汙染的理解一口氣說出。
什麼君子不重則不威。
君子打人一定要下重手,不然就樹立不了威信。
什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我喜歡錢,所以拿走你的錢,這是很有道理的。
什麼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但凡打架,只要猶豫,對面便站起來了。不猶豫便能直接將對面打廢。
什麼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你父母在我手裡,你跑不了的,就算你跑了,我也有辦法把你抓回來!
什麼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這件事的主謀,已經被我打的絕後了。
什麼鬼神敬而遠之。
孔子一旦發威,連鬼神見了都得敬畏的遠離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