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清熱通絡,祛風化溼(第1/4 頁)
耳邊,心聲迅速響起。
【痺證,現代又稱之為風溼病,是一種常見的反覆性發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膠原組織炎症性疾病,以關節及心臟受累最為顯著。
中醫學最早始見於《素問·風論》:“故風者百病之長也,全其變化,乃為他病也,無常方,然致有風氣也。”
其症狀每遇風寒發作,兼有發熱及遊走性多發性病痛的特點。
《素問·風論》雲:“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灑灑然寒,閉則熱而悶”。
又如《金匱要路•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所言:“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中醫理念中,生命的維持全賴於氣,認為氣是一切組織活動的營養所繫。
如《王充論衡》中所說:“天地氣合萬物自生”。
《張載•正蒙大和篇〉也有言:“大康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而為太虛”。
一般而言,中醫所述之氣作為陽氣,故在病機上,氣亢指機能過盛的火熱之證,如氣盛便是火,火盛便是風,火盛託陰則血虛,血虛則生風;氣虛則為機能衰退,陰寒瀰漫之證,陰寒凝滯於肌膚經絡關節則痙痛難動。
寒積於經絡關節,疼痛自來。】
陸軒一邊聽一邊思考著,[獨活]說了不少,但依舊未說到為何上感會引發風溼熱痺。
無奈,他也只能靜靜等待。
甚至於,還不忘給劉百哲一個寬慰的眼神。
“陸醫生,我這病……很嚴重嗎?”
只是,劉百哲實在有些忍受不了,陸軒但凡多說兩句話,他心裡還放心一些,像現在這般一句話都不說,時不時還皺皺眉頭的,心臟病都得嚇出來。
劉百哲本身狀態就不是很好,哪裡受的了,一問,臉上的冷汗更多了。
陸軒只好按了按手,寬慰道:“放心,應該不是什麼大病。”
聽到這話,劉百哲才稍稍放心一點。
只是陸軒又再次陷入沉思,多少讓他有些忐忑不安,生怕自己是患上了什麼不治之症。
好在,又過去了幾分鐘後,陸軒終於開口道:“你的情況我瞭解的差不多,不是什麼大病,而是上感引起的風溼熱痺。”
“風溼熱痺?”
“什麼是風溼熱痺?”
劉百哲滿臉疑惑。
陸軒解釋道:“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風溼病。”
“風溼病?”
劉百哲一臉不敢相信的看著陸軒:“陸醫生,這不可能吧,我就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這怎麼可能引發風溼病呢?”
別說劉百哲了,就是一邊的蘇可楠也是忍不住眨了眨眼睛,清澈的眸子裡閃過不可思議之色。
這種情況,別說見到了,她也是聽都沒聽說過。
玉手掩著紅唇,好一會時間,蘇可楠才回過神來,忍不住低聲問了句:“上感為什麼會引發風溼病?”
“對啊,為什麼啊?”劉百哲也是好奇的不行,求知慾滿滿,這沒聽說過啊!
見兩人都很好奇,讓本不打算做過多解釋的陸軒,也只好笑著說道:“《金匱要略•臟腑先後病脈證》中有這麼一句話:“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裡,⋯⋯風中於前,寒中於落,溼傷於下,努傷於上,風令脈浮,寒今脈緊,要傷皮腠,溼流關節……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說明非時之風寒溼熱均可中人傷身。”
說到這裡,陸軒看了眼兩人,又繼續說道:
“中醫理念中,溼邪,為六淫之一,《素問•生氣通天論》有言:“因於溼,首如裹”。亦稱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