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4/5 頁)
今年莊園裡蓄養著這麼多人,她想的財路都是長遠之計,如果要打仗的話,翻翻庫底真是不夠。雖然吐蕃人吃苦耐勞是出了名的,但是總不能要士兵們餓著肚子跟敵人揮刀。唯今之計,只有跟鄰居們買糧了,正好現在是1秋收季節,諸位頭人領主手裡應該有富餘的糧食。
隨著信差像放飛的鴿子一樣向四面八方飛奔而去,莊園裡又恢復了往日平靜。
雖然種地的奴隸們終年辛苦,但是青稞小麥入庫之後基本沒他們什麼事了,於是青壯年統統進了練武場,他們也很樂意,進了那裡就意味著好吃好喝,不用再吃家裡的貯備糧。主子們 儲存他們的戰鬥力,至少食物是管夠。
而牧民們不得休息,歷來莊園裡的牧民比高原草甸子上的牧民還要辛苦。因為莊園周圍的谷地裡種滿了莊稼,成百上千的牛羊要避開莊稼,到遠離莊園,山巒高疊的高山放牧,早起揹著乾糧,吆喝著牲口走著年復一年的老路,隨著牲口翻山越嶺涉水過河,飢了吃一把炒麵,喝一口山溪,為了牛羊膘肥體壯,取得主人的歡心,不惜翻越10多公里的山嶺,尋找新的草地,黃昏回來又飢又累,晚餐也只能吃點殘羹剩飯,渡過難以忍耐的漫長黑夜。寒冬來臨之際還要四處搜尋準備好充實的草料以備牛羊過冬。 飢寒交迫的生活,使不少奴隸未老先衰,三四十歲已疾病纏身,喪失了勞動力。
阿奴看了看那些按年齡來算實際上還是青壯年的奴隸們,一陣無語。若是開源節流,所謂開源那是以後的事。至於節流,他們已經不得溫飽,能節到什麼程度?拋開同情心。就算是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再讓他們節衣縮食,凍死或者餓死對自己的財產也是一大損失,奴隸是可以 用錢買賣的。
她最終沒有同意卓瑪節流的方法。
卓瑪跟雲丹是地道的吐蕃人,對他們來說朗生並不能算是真正的人,對此大惑不解,而卓瑪還算是個好主人。三人僵持不下。
只剩下雲丹的時候,阿奴想起那天豐收節,這人還魚翅鮑魚的過日子,怒上心頭,惡聲惡氣的說道;“今後你就糌粑酥油茶,那些龍肝鳳膽還是用來換錢實在。”從中原千里迢迢戴這些食材過來,裝進他肚子化作米田真是浪費。
雲丹大感冤枉,他就是那天想弄給阿爸嚐嚐罷了,平日裡也沒多奢侈。
只聽見妻子又下令:“從今往後,你下練武場跟拉隆一塊吃,跟他們的伙食一個標準,別指望單獨為你開伙。”他的一頓就是一個奴隸半個月的伙食。雲丹的臉拉下來。
阿奴不看他的臉色,繼續說道:“你既然要訓練私兵,讓他們對你忠誠的最好方式就是與他們同甘共苦,哪怕他們吃糠咽菜呢,你也跟著。就像阿仲一樣。”
雲丹冷哼一聲:“也要看他們敢不敢跟我在一個鍋裡撈飯吃。”
阿奴愣了一下,才想起吐蕃等級制度嚴格比中原尤甚。看來自己知道的,而且劉仲在領兵的時候實踐過的那些在這裡並不實用。為毛自己嫁了個敲骨吸髓的奴隸主,還是個頑固不化的?阿奴一陣頭疼。
雲丹卻被她三言兩語撩上消失許久的火氣,大步摔門走了。迎頭撞上前來找阿媽的兩孩子,雲丹看見他們跟著從仁達寺回來的納達巖,手上抓著幾隻螞蟻,小黑臉上滿是興奮。手裡老大不痛快,也不理兩孩子,轉身就走了,當晚他就沒回來。
連著幾天沒看見雲丹,孩子們不高興了。自從他們會認人後還沒跟阿爸分開這麼長時間,兩人被小瓊瑪騙說阿爸是跟他們在玩躲貓貓。兩人很喜歡玩這個,一開始只是用手捂住臉,然後突然把手放開,他們就會高興的“咯咯”笑,後來隨著他們活動範圍的擴大,越玩越##,要藏在櫃子裡床底下,最後發展到整棟屋子。經常躲在一個角落裡,雙胞胎在侍女的帶領下邁著小短腿到處找。這回輪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