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1/3 頁)
王妃已經站起身:&ldo;罷了,你先回房吧,這件事,我會幫你的。&rdo;
羅頃曉得王妃是個輕易不許諾,許諾就必定會踐行的人,於是羅頃對王妃再次行禮下去:&ldo;謝謝母親。&rdo;
&ldo;你該謝謝你自己,我已經很久沒有被什麼話觸動了。&rdo;王妃話中的惆悵更深了,自從丈夫背棄了當初的誓言,王妃面上風輕雲淡,彷彿從不在意,然而只要王妃自己知道,曾經愛的有多濃烈,那心中的痛就有多痛苦。
日子過的越久,就越像往自己心中捅了一把把鋼刀,扎的人心都碎了,卻不能發出一聲喊聲。高高在上,對王府的所有事情都瞭如指掌,像耍猴似的看著次妃在那上下蹦躂,不過是為自己在這無味的,註定會榮華富貴永不變的王府生活中,多添一點趣味罷了。
這些王妃自然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曾經那樣信任的楚王在內。此刻,面對著羅頃,王妃卻不覺說出一點心裡話。羅頃有些羞澀地笑了,他不大懂王妃的心,就在羅頃還想再說的時候,王妃已經揮手:&ldo;回去吧。我這裡事情也多。&rdo;
羅頃後退著離去,程嬤嬤等到看不到羅頃的身影了,才走到王妃跟前對王妃道:&ldo;王妃,其實世子的話,您可以不用去聽了,橫豎那邊才是親母子。&rdo;
是的,那邊才是親母子,最合適的就是什麼都不說,好離間他們母子,可是……王妃又長嘆一聲:&ldo;我總覺得,世子還是和王爺不大一樣的。當初王爺和我,也曾……&rdo;
王妃說著就停下說話,程嬤嬤是曉得王妃和楚王當年的事兒的,不過對程嬤嬤來說,什麼情情愛愛的,這些東西都虛的很,最要緊的是能享受榮華富貴,只要地位不變,任由楚王愛幾個呢。
因此程嬤嬤又忍不住道:&ldo;王妃,您啊,就是太把當初的事兒放在心上了。要我說,您把那些丫鬟打發走了,未免有些太不明智了,留兩三個在這府內,瞧次妃和她們吵,那才有趣呢。&rdo;
王妃怎不曉得程嬤嬤說的才對,然而永遠過不去自己心中的這個坎兒啊,於是王妃又笑了:&ldo;你這老貨,不懂的。今兒也沒什麼事兒了吧?&rdo;
&ldo;給東平郡王府上準備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rdo;程嬤嬤說著就撇嘴:&ldo;那種玉蘭箋,本來就只有五千張,上回次妃拿了一千張賞給她家裡人,昨兒又是五百張。您這會兒還要再拿兩千張給東平郡王府上,倒讓世子和王爺這邊沒什麼可用的。&rdo;
&ldo;這種東西,也沒什麼稀罕的,不過是因著宮中所賜,東平郡王府上沒有被賜到,那自然也要送他們一些。至於別人,她自己親兒子也沒說話呢,誰還去管她?&rdo;程嬤嬤聽著王妃這幾句話,似乎王妃又恢復到了那個冷靜的,理智的王妃。於是程嬤嬤點頭:&ldo;那,次妃那邊?&rdo;
&ldo;我自然是要去的。&rdo;不過要尋個合適的機會,王妃命程嬤嬤把要送給東平郡王府上的禮單拿過來,上回東平郡王府帶來的禮物,除了那些吃的和易腐爛的東西不能送回去之外,別的都原樣奉送回去了,至於那些吃的和易腐爛的東西,王妃又命這邊補上了不少。
再加上衣料首飾動用器物,這份禮單是上回東平郡王府帶來禮單的兩倍。這一回之後,想來東平郡王府會很長時間不來和自己哭窮了。王妃思忖著,想著又不免好笑,堂堂宗室藩王,外面看著何等氣派,卻不曉得,同樣也要為難有人來打秋風。
至於東平郡王府,王妃是永遠對著東平郡王妃勸她要省著些花的,堂堂宗室,怎麼能丟得起這個臉?至於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