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五軍之戰之十九(第1/2 頁)
永曆三年十月二十,是個關鍵的歷史節點。
這天,廣東的李元胤,他在羅三炮的策應下,殺掉準備投清的黃應傑、羅成耀,帶兵佔領三水,繳了三水大兵的軍械。廣東像樣的抵抗,正式展開。
貴州的銅仁被徐勇反攻,貴陽、遵義震動不止。
至於湖南的明軍,則陷入了困境。線國安、全節採取謀臣的建議,先佔道州,再封鎖鎮俠關。線國安佔領道州後,吃的快撐死。
這裡是曹志建的大本營。馬進忠完善的繼承了這裡的一切,並沒有破壞,然後又原封不動的送給瞿式耜、張同敞,給他們當做湖南立軍的本錢。
曹志建的豐厚遺產,五十萬畝稻田,大部分在道州。清兵來的太快,張同敞的部下來不及運走糧食,只帶了金銀躲進山林。
線國安和全節看著滿滿的糧倉哈哈大笑,這一把賺大發啦。還沒過當天,好事成雙。瑤族的蠻王布祿魯,派出大將阿迷,前來跟大清結盟。
兩人哈哈大笑,一個蠻族而已,憑什麼跟大清國結盟,也不怕閃了舌頭!不過謀士建議他們見見,阿迷不怎麼說話,他命令手下送上一群明軍的人。這些人都是基層小官吏,匆忙間逃入山林,瑤族捕獲他們,特意送來交個投名狀。
謀士哈哈大笑,此乃天下歸心,天命在我大清的徵兆!線國安也挺喜歡這個投名狀,他授權給謀士,投降的留用,脖子硬的直接砍了!
線國安南下,留了一些軍隊留守,手下的軍隊還是五萬。他們在道州建立大本營,瑤族阿迷帶領五千人加入,一南一北加起來近十萬人,馬進忠的五萬人馬上要面臨南北夾擊,情況非常危急。
參謀們的意見也不統一,張九戈從情報的角度力主,錢義從軍事的角度,強烈建議南撤,縮成一團,等待馬自得入湘救援。錢秉鐙則強烈要求湘潭留一部分兵力守備,大部隊退回衡州、郴州。理由是武昌伯說他最遲本月底率兵入湘,何不相信自己的兒子一次呢?
這句話一錘定音,橫豎不過守幾天而已,不相信誰也不能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啊!馬進忠命馬重禧守湘潭。馬進忠給他留下一萬五千人,令他募叢集眾壯丁一萬五千人,反正兵器鎧甲不缺。
他率領兩萬七千軍隊南下,兩萬人入衡州駐守,七千人入郴州加強防衛。兩座城市一樣,各募集壯丁一萬五千人,開啟武庫發放兵器,上城巡邏。
阿迷加入線國安的部下,依然桀驁不馴。不過線國安不會跟蠻族見識。他的下一個重要目標是佔領鎮峽關,切斷湖南和廣西的聯絡。
等他領兵來到鎮峽關,看著巍峨的關牆,才知道這仗有多難打。這玩意兒爬不上去,山路陡峭,大炮也難以運上來。手下給他建議,不如關外建軍營,把他們鎖在裡面拉倒。
線國安頗為意動,阿迷說他能幫忙。聽了他的過往,線國安哈哈大笑,天助我也!
清軍抓了一些俘虜,問清楚關內才兩千士兵、一千沒有戰鬥力的工人。阿米決定帶五千人爬山,從後山的懸崖爬上去。線國安答應證明進攻,吸引明軍的注意力。
十月二十五,凌晨四更天。
此時天還沒亮透,線國安派人抓了上千民夫,付出砸死幾百個的代價,搬了兩門大將軍炮,五門虎蹲炮立在鎮峽關前。三千士兵跟著爬上來,密密麻麻的站在關前。
轟!
線國安一聲令下,炮彈呼嘯而出,砸在城頭。鎮峽關的城牆使用整塊條石累加而成,堅固非常,這種級別的攻擊毫無作用。炮彈嘭的砸在城門上,噗呲噗呲的灰塵紛紛落下,城內計程車兵這才有點著急,紛紛找東西加固城門。
鎮峽關的側翼,懸崖高達五十丈。阿迷派了十個身材矮小的土兵,沿著崖壁爬上去。懸崖過於陡峭,哪怕這樣的爬山老手,也摔死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