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 第016章 欲終取之先與之,(第1/2 頁)
“既然秦國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要本將來替換廉頗將軍,無非就是要本將軍率領大軍自搗死地罷了!”趙括的嘴角微微抽動,
說著,指揮棒輕輕一推,在韓王山上“駐紮”著的代表趙國大軍的旗幟,隨即便以猛虎下山般的氣勢衝著丹水西岸。
“那便如其所願!”趙括一邊推送著兵力,一邊冷冷地說道:“我便以大軍強攻其丹水西岸壁壘。為了誘惑我軍也好,為了給他們的後續部隊騰出作戰空間也罷,秦軍即便是抵抗,也定會裝作猝不及防的樣子,放棄壁壘,緩緩向後撤去……”
“緊接著,我們依舊按照秦軍所想的一般,渡丹水而西向,作出一鼓作氣殺退秦軍的氣勢。”趙括繼續著他的表演。
一旁的三人皆是眉頭深鎖,任誰都知道這丹水易過難回,若說攻打壁壘還能稍稍接受,那麼渡過丹水,幾乎是將數十萬趙軍的性命送到了秦軍的刀下,便是許歷這樣並非名將之屬也知道其中危險。
趙括又何嘗不知道其中的兇險。
歷史上趙軍的失敗,其中三點至關重要:
其一,輕敵冒進,雖然輕易撕破了秦軍在丹水西岸的壁壘,卻又被秦軍以光狼城為支點鑄造的第二道壁壘給死死擋住;
其二,便是自家後方支點——故關、長平關一線被秦軍輕易突破,導致了戰略上陷入了絕對的被動;
其三,便是自家主力和輜重部隊的分割,導致大軍根本無力堅持,這是戰術上的絕對失誤。
其中,第三點最好解決,若是想要徹底解決,混編便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當然,其效果也近乎沒有,敵強我弱的根本情況難以扭轉,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略略延遲一些被秦軍分割包圍的時間而已。
而對於前面至關重要,能夠真正改變戰局的兩點卻又是無法解決的。
長平關至故關一線的防禦體系,本就是廉頗將軍所佈置的第三道防線,是在丹水壁壘無法堅守的情況下,趙國最後的底線。
若是大軍整體後移,加固長平關至故關一線的防禦,不過是將對峙後移而已。
而若是自己以田單率偏師守衛長平關至故關一線,而自己率大軍強突丹水,當然趙括絕對相信以田單將軍之能,必不會使百里石長城防線淪陷。
自己的後路算是保住了,但如此一來,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自己無力突破,秦軍也無法突破,各自損失些兵力,全部回到起點——丹水對峙。
就這樣的結果還是最好的結果,儘管這樣的結果,無論趙括還是趙國都無法接受。更要命的是,因為田單守衛百里石長城的緣故,秦軍定然知曉其中攻破之不易,也勢必因此變陣。
要知道:對面的主將可是白起啊,因敵制宜那是白起的強項啊!
所以,想要真正從長平戰場的泥潭中抽身,必須首先從趙王制定的和平離場的幻想中醒過來。
只有把秦軍打痛了,自己和麾下的趙軍才有安全回家的機會。
而一旦秦軍變陣,也就意味著自己這個穿越者最大的優勢——先見之明徹底的消失了。就憑著自己繼承的趙括“紙上談兵”那點子功力,加上所謂的21世紀的見識,就想要跟戰國四大將之首的人物考腦子?
顯然,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所以,為了保留自己唯一的那一點點的優勢,趙括必須儘可能地按照歷史的程序繼續下去:全軍出擊,然後被秦軍圍困!不到最後一刻,自己的底牌便不能被掀開!
因此,趙括明知秦軍誘敵深入的計劃,也必須將做出的這樣決斷。
而這樣的計劃,若是換了一個人來講述,恐怕兩位老將軍早就轟人了,但出於對趙括前面表現的尊重,無論廉頗還是田單都沒有打斷趙括的意思。
然而,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