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急(6)(第2/2 頁)
確只停留在初步瞭解的階段:他知道戰鬥時應該在什麼時候使用炮兵,知道團裡裝備的不同口徑和種類的火炮對應的戰場條件,也知道如何指揮文盲比例不低的步兵和炮兵儘可能的進行配合,但他確實不太清楚炮具體應該怎麼用:
也許是有些心急,也許是想節省炮彈,但不管怎麼說,上官有浩之前那個具體到三發急速射打完就撤的命令確實有些畫蛇添足。
所以專業炮兵出身的尤志勇很快就結合上官有浩的命令和對戰場形勢的判斷理解了團附的真實意圖,於是他果斷命令全連打完上官團附命令的三發炮彈後,又換上之前繳獲日軍的81毫米口徑煙霧彈補射了一輪。
前線士兵用82毫米口徑的民20式迫擊炮發射日軍81毫米口徑的97式曲射步兵炮彈,這是工業能力極其落後的中國的悲哀,後方兵工廠哪怕24小時開足馬力也生產不出足夠前線使用的炮彈,而且造出的炮彈質量也參差不齊,落地不炸幾乎是常態。
很多裝備了迫擊炮的中國軍隊繳獲到日軍的炮彈都會像補充團這樣儲存下來自己使用,至於口徑不對應的炮彈會導致準確度降低的問題,這個年代的中國炮兵幾乎不會考慮,哪怕是冒著啞彈甚至炸膛的風險,也比有炮無彈要好上不少。
而煙霧彈,燒夷彈這種特殊炮彈,更是炮兵手裡的寶貝,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輕易使用,此時的尤志勇就根據戰場形勢及時做出了補充命令,對著日軍頭頂發射了十二枚煙霧彈。
這些炮彈炸響後,迸射出大量白煙,很快就籠罩了大半陣地,而且因為口徑不一致導致炮彈的落點更加分散,使得煙霧擴散到了更多的區域。雖然煙霧不夠濃密,無法完全遮蔽住陣地上這個日軍小隊的視線,但這種分散放煙的方式卻誤打誤撞的讓後面的日軍指揮官產生了誤判:
在後方舉著望遠鏡觀察的日軍中隊長看到一團團煙霧在剛剛攻佔了中國軍隊前沿陣地的相山小隊頭頂炸開,三角眼裡充滿了疑惑,他一時猜不到中國軍隊此舉到底有什麼深意,是想借助煙霧反攻?還是想借助煙霧撤退?又或者僅僅是他們的炮兵打光了所有的炮彈,所以把煙霧彈也打了出來?
不過既然前面的小隊已經在中國軍隊的陣地上啃下了一塊不小的區域,那還是穩定一點比較好。
日軍中隊長這樣想著,給傳令兵下達了新的的命令:
“命令相山小隊停止前進,穩固當前位置,等煙霧散去再行動!”
:()寸寸山河寸寸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