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第1/2 頁)
pass)的主峰線,翻越了高達一萬五千六百英尺的錯山口(tse la), [ 註:不是色拉,在地圖上同色拉相距約二十英里。 ]
穿過高約一萬四千英尺的波辛山口(poshg
la),下到登班(tebang)。登班這個村莊地處一道橫嶺之上,俯視著色拉和邦迪拉之間的主要河谷,到了一九六二年,就控制著色拉和邦迪拉之間的公路。as帕塔尼亞將軍對他的任務作出初步估計時,曾預見到中國軍隊能夠沿著貝利走過的路徑,出現在德讓宗與邦迪拉之間的公路上。但他又認為中國的大部隊不可能透過那條路線過來,新德里的陸軍總部和情報局支援他這個假定。貝利曾描述這條路的某些部分很不好走。印方可能是這樣估計的:既然在一九一三年五、六個人的小隊要透過這條路都很困難,那麼,五十年後大部隊就無法透過這條路了。即便有一小股中國的偷襲部隊從這條路插過來封鎖這條公路,也可以‐‐或被認為是可以‐‐從邦迪拉或德讓宗派出一些部隊把他們清除掉。
給帕塔尼亞和第四師的任務,是要他們堅守色拉,從而封閉穿過東北邊境特區通向平原的入口。但一開始第四軍給帕塔尼亞的命令中還有一項但書:就是如果他在色拉還沒有集結好足夠的固守兵力前,中國已發動對色拉的進攻,那麼,他就有權把部隊撤出色拉,並以邦迪拉為主防陣地。這個但書沒有規定失效期限和所說的足夠固守兵力的數額。因此,第四師就有可能隨時把部隊撤到邦迪拉。但印軍的各級領導,對戰鬥一旦打響後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都沒有明確的概念。如果中國部隊切斷了色拉的退路,就可以採取&ldo;箱形&rdo;防禦戰術固守色拉。這是第二次大戰中英軍在緬甸戰役後期行之有效的那種戰略。但要固守一個為敵軍包圍的陣地,不但需要有高昂計程車氣,而且還要有絕對可靠的空運給養;但到了十一月十七日,色拉駐軍的給養僅夠一週作戰之用。如果想要採取&ldo;箱形&rdo;戰術固守色拉,把邦迪拉當作後方的另一個堅固據點,那麼,在德讓宗露宿在帳篷裡的第四師師部和第六十五旅又是幹什麼用的呢?如果中國大部隊迂迴色拉,他們就能迅速消滅師部。第四師的部署,看來還是反映出印度方面那種潛在的和反覆出現的信念,即認為中國不會進攻。
從十一月初開始,帕塔尼亞又不斷派出小股部隊,封鎖他認為是中國部隊進行迂迴運動的可能道路,這更增加了他的師由於佈局分散而產生的困難。他派了一個連進駐德讓宗以南的普湯(phutang),防止中國部隊越過不丹,從那個方向迂迴色拉;又派了一個排進入貝利小道,增援波辛山口的阿薩姆步槍隊(波辛山口大約位於從邦迪拉去麥克馬洪線的中途)。這些部隊都是從邦迪拉的駐軍中抽調的。
十一月中,帕塔尼亞和第四師師部愈來愈重視貝利小道。十一月十二日,從邦迪拉抽調了另一個排,第二天又抽調了兩個排,增援波辛山口的第一個排。就這樣,從邦迪拉駐軍中抽調了一個連(屬警衛旅聯隊第五營),零零碎碎地派往波辛山口。遲至十一月十五日,收到一份電報證實了中國部隊沿貝利小道南下的訊息,電報說,印軍先頭部隊與一個營的敵軍遭遇,並被消滅。這份電報轉給師部,但帕塔尼亞根本不相信中國部隊有一營之多的估計。情報局曾經向他保證,在來年夏季以前,這麼多的人馬不可能在這條道路上運動。因此,他命令派出另一個連循貝利小道北上,以恢復那裡的局勢。第二天,又派警衛旅聯隊第五營的其餘部分從邦迪拉沿貝利小道北上,以肅清小道上的中國部隊。為了防止敵軍改道襲擊師部,又從德讓宗派出一個連北上,封鎖一條可能的通路;並從邦迪拉抽調一個連到德讓宗代替該連防務。
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