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第2/3 頁)
為令人歡欣的復活的象徵。
2 作為這類傳說的一個典型例證,我們只須想一想,有10000 基督教士兵在同一天中被圖拉真或哈德良一起釘在十字架上一事就完全夠了。據說這裡是由於有一個既可作一千解,又可作士兵解的縮寫字il,於是引起了某種離奇的誤會。
頁面西普里安殉教始末就在迫害正在進行的這同一時期,那位能言善辯、雄心勃勃的西普里安,不僅統治著迦太基,甚至還統治著整個阿非利加的教會。他具備著能使信徒們對他肅然起敬,而使異教徒地方官對他產生懷疑嫉恨的一切品質。這位主教的性格和地位,似乎使他註定要成為最顯眼的引起嫉妒和招致危險的目標。然而西普里安一生的經歷已足以證明,我們憑著想像過分誇大了這位基督教主教的危險的處境;他所遭到的危險比一些世俗的野心家,為追求富貴榮華而甘願受到的風險,要小得多。在短短的10年當中,先後就有四位羅馬皇帝隨同他們的家族親信和追隨者死於刀刃之下,而在這期間這位迦太基主教卻憑著自己的威望和辯才一直指導著阿非利加教士團的工作。只是在他就任主教3年後短短的數月內,他有理由對德基烏斯皇帝的嚴厲的赦令,對地方長官的猜疑,對在公共集會上要求把基督教徒的領袖西普里安扔進獅子窩的狂喊亂叫感到恐懼。出於謹慎考慮,他感到有必要暫時迴避,最後也這樣做了。他隻身逃到一個無人知曉的偏遠的地方隱藏起來,從那裡他仍同迦太基的教士及民眾保持著經常的聯絡;在那裡他一直等到風暴過去,這樣他不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而且於自己的權力或聲望也絲毫無損。不過,他這種過於謹慎的做法仍不免遭到一些更嚴厲的基督教徒的批評和惋惜,並受到一些私敵的辱罵,他們都認為他這種做法是公然放棄最神聖的職責的一種怯懦和犯罪行為。據說他為自己辯護提出的理由是,他認為暫時儲存性命以便日後緊急時為教會效命並無不當之處,過去的幾位主教已經有例在先,而且他自己還說,他經常受到神的啟示,要他這樣做。但他的最有效的辯護卻是在大約八年之後他決定以身殉教時的視死如歸的氣概。關於他殉教的真實情況,已有人以高度的熱情和公正態度記載下來。因此,這裡只要摘錄其中一些最重要的情節便足以使我們對羅馬當局迫害基督教徒的方式和精神有一個最清楚的瞭解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