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3 頁)
當年,五洲崩散,周雖最早自立為國。然而,因周邊戰事未歇,周國邊境亦是屢遭滋擾,時有戰事。為此,周聖帝不得不在南北兩方共建邊防九鎮,以護國土,抵禦外侵。
然而,彼時的周國百廢待新,舉國上下民生不濟,士疲馬乏。周聖帝雖設邊防九鎮保衛邊陲安康,但倉廩中的糧食卻也有限,根本不夠維持邊境軍士生計。後來,為瞭解決軍事重鎮的糧餉供應問題,周聖帝便施行了&ldo;鹽引制&rdo;。
在前朝,鹽鐵由朝廷管轄,中央於大司農之下設鹽鐵丞,總管鹽鐵經營事業,於地方各郡縣設鹽官或鐵官經營鹽鐵產銷,鹽務一應而下,一般為民制、官收、官運、官銷。
但,自周聖帝施行&ldo;鹽引制&rdo;後,只要有商賈願意將內地的糧食運到邊防,便能用糧食與官府換取相應數量的鹽引,憑鹽引就可到鹽場去領相應數量的鹽,得鹽後,商賈便可任意銷鹽,這其中的利潤十分的豐厚。為此,自&ldo;鹽引制&rdo;實施,百年來,周國有無數的商賈前赴後繼,挾資北上,他們齊齊歷經艱苦,開赴西北九邊,為的只是納糧換鹽,賺取差價。
幾百年來,&ldo;鹽引制&rdo;在周國早已成了理所應當的事了。卻如今,因錢閭的暗示,公子沐笙竟對&ldo;鹽引制&rdo;產生了懷疑!
公子沐笙的聲音帶著平素少有的沉冷,他耐心地對周如水解釋道:&ldo;想你已是想通一二了。遙想昔日,管仲舉鹽而克楚。前朝,更是施行鹽鐵官營,其刑罰極嚴,民若私自煮鹽售鹽,都將受釱左趾刑。可見自古以來,鹽務都是國之大事。為此,若是鹽務出了亂子,吾周離大亂亦不遠了。&rdo;
自重生後,周如水的前世記憶就如到了季便凋零的花,所剩已是不多。如今的許多事情,也早與記憶中不同了。但在她淺存的些許記憶中,前世,公子沐笙並不曾對&ldo;鹽引制&rdo;提出過質疑。她只依稀記得,周朝末年,天災,中首當其衝的,便是鹽商外腴中空。
彼時,在周國各處,哪怕是在以盛產精鹽而聞名的秦、尤二郡,以及她的食邑莆縣,當地鹽商均是競相壓低食鹽的購價,竭力抬高食鹽的售價,為了競趨逐利,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不但哄抬鹽價,缺斤少兩,更是因貪心不止,導致了周國各處鹽色摻雜不可食。
因這,周國內困加劇,百姓本就流離失所用不起要價昂貴的鹽,即便省吃儉用買了,買回的也大半都是泥沙。如此,只在兩江一帶,就出現了不少因百姓長久無鹽食用而導致食慾不振,四肢無力,最終脈搏細弱,肌肉痙攣而死的慘劇。這亦是周朝末年民怨沸騰的導火索之一,更是直接導致劉家軍起義一路暢通無阻,周國覆亡的關鍵所在。
也是了!任誰想也明白,辛苦勞作,艱辛生存,本指望一生平安。卻莫說米飯溫飽,連鹽都食不起,甚至因此病弱喪命。侍奉著那般的天子,倒真不如反了天去!
念及往事,周如水半晌未發一言。她忽然心生意動,但因太緊張,她掩飾地將臉埋進了膝頭。
在公子沐笙看來,她是害怕了。卻其實,她怕的並不是眼前事,而是往後事。直過了一會,周如水才真正打定了主意。她緩緩地抬起了臉來,紅艷艷地小嘴微嘟著,忽然,就拉住了公子沐笙的衣裾。
對上公子沐笙溫潤關懷的目光,周如水張了張嘴,半晌,終於忐忑地,認真地,緩緩地說道:&ldo;阿兄,我前歲連夢三日,夢中都見大兄朝我遞來一塊碎布。我接過一看,便見那碎布之上以血手書,竟是寫著&l;鹽參泥,冬缺衣。&r;我當時就想,世人都道夢是反的,便未在意。後又念及我的封邑莆縣也盛產鹽,就更是不願提這晦氣事了。可如今想來,卻是可怖。&rdo;
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