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瘟疫肆虐 21(第1/2 頁)
唐昊還在信中提到:十六娘如今深得人心,時常上街巡遊,不僅紆尊降貴,且有仁愛之心,為百姓牟利。
現在豫章城裡的百姓張口“唐女郎今日又去了哪”,閉口“唐女郎真是體恤人”。
唐昊覺得可能他大哥唐榞回來治理都不一定有這種效果,十六娘以前在臨安也是貴女樣,如今行事卻頗有章法,就是太急了些。
不過豫章城百廢待興,她想折騰就隨她去,唐家也兜得起底。
這種上頭沒人,唐三叔又不插手的日子,林茜過得很滋潤。
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每天早上起來練槍,上午帶著嫂子們一起處理好公務文書,下午去看丹心她們訓練,有時也會帶人出去進行考察調研。
城中治安的事情交給呂文和段金,兩人一文一武配合也算默契。
官吏選拔結束,同一份考卷,男子錄用30人,女子錄用6人。
這6位女子的身份很統一,都是寡婦。
林茜瞭解具體情況,有些是婚後夫妻情趣,丈夫教妻讀書寫字。有些是家道中落,年幼時被母親教導過。
為了清楚這6人的習性,林茜找她們面談了兩次,一次是單獨一對一聊天,一次是叫上兩位嫂子一起吃飯。
性格外向且接受能力強的4人被她選出來帶在身邊用,另外2人抬頭看人都不敢,還是放在府邸幫嫂子處理文書。
一月過去,出去賣口罩的商賈們開始陸陸續續的回來,他們帶回來的糧食和布匹剛好補上快要見底的倉庫。
商隊的迴歸也刺激了城市經濟,街上開始有人出來擺攤。
商賈們回來的時間比林茜想象中的要早,前腳剛進城,後腳遞帖子,想來刺史府進貨。
林茜沒端架子,當天就分批約見了這些人。
入鄉隨俗,每款口罩都有自己的名字,目前賣得最好的是女子用的“玲瓏面紗”,一共有三種顏色:桃紅、碧水、天青。
其次是男子用的“玄武面罩”和幼童用的“安康面巾”。
這三款做工精細,藥香持久不散,所以定價不便宜,專走上層路線。
這次林茜收了商賈們的預定金,還和他們說了一項提議:把有間醫館和他們開得鋪子綁在一起,每月鋪子拿出半成利潤支援“有間醫鋪”的“貧者求醫”活動。
這些錢用來做義診,給窮人看病拿藥。
凡是願意參與進來的商鋪,官府發統一定製的商牌,且貼發告示宣揚店家義舉。
基本上所有商賈都應承下來,反正都要交保護費,還不如擔個好名頭弄個“義商”的稱號。
城市要發展,核心是人,打仗要人,建設要人。
古往今來,誰的地盤人多,誰才有發展的實力。
食物和醫療就是人多的基礎保障。
商賈還帶回來附近的訊息,之前竇母已經派人把治療鼠疫的藥方直接送到各郡的郡守手上。
有能力的郡守基本上穩定了局勢,可依舊有大批人死於時疫,還有百姓在時疫中傾家蕩產,成了流民。
林茜問商賈們:“可有提及豫章城之事?”
“女郎再三囑咐,不敢不從。”
“甚好。”
她讓商賈每去一個地方就宣傳豫章城有神醫,有糧食,主要是為了吸引流民過來,順便減輕隔壁郡的負擔。
唐三叔留下來還有一個任務,是為了幫唐榞訓練後備軍,他一直在挑選兵卒。
據林茜觀察,唐家有一套自己的訓練方法和獨門兵陣。
她乾脆動用嫁妝,買了300青壯,讓笛毅、笛爾、笛山各領100人跟著唐三叔操練。
這300青壯裡面很多人都是家中次子,看到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