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第1/2 頁)
孟有田說完,楊荊雲和李佩玲沒說話,認真思索著李大鴻的詭計,老蔡摸著下巴試探著說道:&ldo;這裡面有什麼鬼門道,沒聽出來呀!&rdo;
楊荊雲緩緩搖頭,盯著孟有田說道:&ldo;我琢磨出點門道來,義倉裡的糧食好象一短欠,就是他李家掏腰包,其實不然,四六收息,他李家該得多少利,漫說短不下,就是短下了,他再補上,再放出去,也還是四六收息。&rdo;
&ldo;李大鴻讓全村閭長給他打保票,全村百姓為他趕饑民,有莊有產的借給糧食,窮得叮噹響的一粒也沒想拿走。&rdo;李佩玲皺著眉頭說道:&ldo;這一建義倉,可把全村人拴在他帳櫃上了,既是個永世發財的門路,又抗住了外村借糧,真是一箭雙鵰的好買賣。&rdo;
楊荊雲屈指弄掌,粗算了一下,說道:&ldo;主是打上個對摺,這十幾年,李家至少也從義倉收回不下一百石穀子。&rdo;
&ldo;我算過,大概是二百石出頭的樣子。&rdo;孟有田憤慨的說道:&ldo;他李家早就把四十石老底兒收回了,村裡人吃義倉是吃自己的,還要押房子、押地,二愣子家就是因為借了義倉的糧食,被逼得無立錐之地,二愣子他爹鬧義倉,被李大鴻勾結官府衙門,關進大牢打斷了腿。那李大鴻還在義倉前立了塊石碑,恬不知恥的吹噓自己是澤惠桑梓,流芳百世呢!&rdo;
&ldo;混蛋老財,明兒就帶人破了這個義倉的臭規矩,砸了那個破石碑。&rdo;老蔡是個直性人,壓不住火氣,氣得臉都變色了。
&ldo;你先別急嗎,我看這件事情是不是能用合法鬥爭形式來解決,這樣可就把群眾都發動起來了,有田,你既然算得很詳細,一定有對付他的法子,說說看。&rdo;楊荊雲制止了老蔡的暴走。
&ldo;村子裡的人對這個義倉可是恨之入骨,但說法不一,有的說四六交息是老規矩,動不得;有的說,李家要是不答應免掉這個規矩,就砸石碑,給他往金字牌上摔狗屎!&rdo;孟有田板起臉來想了想,&ldo;我的想法是應該先算義倉的帳,看看李家這十幾年來到底從義倉收走多少穀子。&rdo;
&ldo;嗯,你的想法好。&rdo;李佩玲被這麼一鬧,也不困了,瞪著兩個大眼睛說道:&ldo;要想把群眾真正發動起來,讓大家團結成一塊,總得先讓大家看到事情的根底究竟。一算帳,全村人都看見了,李大鴻前後白白颳走多少糧食,要跟他們的利益緊緊連起來,這他自然就會說話了。&rdo;
&ldo;我們鬧革命,就是給受剝削受壓迫的勞苦大眾謀利益,要讓大家都知道李家的財產是從哪裡來的,自己熬不過災荒又是因為什麼。&rdo;楊荊雲補充道:&ldo;動不動就要砸石碑,大家覺得是要闖禍,恐怕就被嚇住了。&rdo;
老蔡撓了撓腦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ldo;楊先生,這是我抄下來的碑文,仔細研究了好幾天,終於發現了其中的漏洞。&rdo;孟有田從本書裡拿出張紙,遞給了楊荊雲。
&ldo;丁酉年吾村不幸,嚴遭霜凌,翌年復罹荒旱,赤地四野,餓殍載道。李公急公好義,解囊賑輸,立倉濟貧,實乃德被桑梓者也。村人為感戴李公之深惠,延義倉於萬年,爾後凡取糧於倉者,鹹以四六交息。立碑存證,以昭來茲。&rdo;楊荊雲仔細唸了一遍,微皺眉頭,和李佩玲都在仔細思索著。
&ldo;這是石碑前面的字,後面刻的是當時全村戶主的名字。&rdo;孟有田解釋道:&ldo;那次鬧義倉,李大鴻一說有石碑為證,又說當初那四十石穀子是他拿出來,老百姓就辯不過他了,這還是沒琢磨明白,所以說不出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