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瓶頸(第2/2 頁)
“譚支書、潘鎮長,我看見村裡修了不少魚塘,你們村看來搞養殖的還不少啊,收入怎麼樣?”
譚樹林嘆口氣,回答說:“哎,這不是我們村靠著江嘛,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些村民們就自己挖了一些魚塘養魚,不過賣不上價,一年每畝除去成本能有個幾百塊收入。”
每畝幾百塊收入的確不多,龍飛點點頭,進一步詢問道。
“為什麼賣不上價?是魚的品種質量不好還是其它什麼原因?”
“村民們養的是草魚、鰱魚和鯽魚,魚的品質沒的說,畢竟是用江水養殖的。”
“只不過運到市區去賣的話路途比較遠,半道上很多魚就死掉了,可拿到鎮上去賣又賣不上價,所以收入就不行。”
原來是這樣,龍飛知道這是今後搞淡水養殖最大的瓶頸,如果解決不了,那就無法讓北河村透過這個專案脫貧致富。
不過龍飛腦子裡已經浮現出好幾個解決方案,只不過最終選哪個方案,要根據到時的情況來定奪。
“譚支書、潘鎮長,其實我倒是認為北河村,應該利用現有優勢大力發展淡水養殖業。”
“什麼?還大力發展,龍副鎮長,到時養那麼多魚賣給誰啊?”
潘國慶比譚樹林要年輕得多,血氣方剛,說話比較直接,聽了以後有些著急了。
“潘鎮長別急,我只說了一半,至於運輸和銷售的問題,我到時會幫你們想辦法解決。”
“這樣吧,我回去以後需要落實一些事情,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弄一個方案,到時我們再一起商議這事。”
龍飛其實挺喜歡潘鎮長這性格,有什麼直言不諱,關鍵這種性格的人比較有決斷力。
“龍副鎮長,說句實話,你要是真能解決我們北河村的這些問題,那我們肯定願意大力發展淡水養殖,誰不想賺錢富起來,都窮怕了。”
潘國慶說得情真意切,他當選村長後,也想有所作為,如果真有機會降臨,他肯定不會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好,那我們就說定了,你們等我訊息。”
接下來這頓飯,大家越聊越投機,越聊越興奮,郭小勇因為一會要開車,龍飛不准他喝酒。
但沒了郭小勇幫龍飛擋酒,龍飛喝得有些過量了 。
龍飛的自制力還是很強,感覺自己要醉了,於是提起酒杯說喝完這杯就走。
譚樹林和潘國慶也不便強行勸酒,只能乾杯後出門相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