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堅持法制者(第1/2 頁)
王綰的話音剛落。
馮去疾立即反駁道:“老丞相,我對您的看法不敢苟同。十公子怎會有資格作為大秦的儲君?既然老丞相瞭解外間傳言,理應知曉十公子根本無法無天,怎麼能說他是堅持法制者?”
“老丞相的言論,頗為不合情理。”
“甚至是荒唐!”
王綰面色不變。
淡然道:
“有關十公子之事,我是有所瞭解。”
“但十公子在楚地的行為,以及在朝歌的事,並不能證明他不秉持法制。這些行為只是個別的過激之舉,在我看來,他實際上是在執行法治之道。”
“商君行政,注重事前預防,出現失誤立即改正。”
“這樣的做法深入人心,贏得民眾支援,從而使國政穩健。”
“十公子也深諳此理。”
“楚地情形特殊,各位應當心知肚明。名義上屬於朝廷管轄,實際是混亂地帶,不僅是官府,地方豪門也無視 命令。”
“非常局面需要特殊手段。”
“若不採取強硬方法,楚地難以融入大秦。雖然十公子的行動違法,但這確保了楚地的徹底順服,這一貢獻足以掩蓋違法行為。”
“法制統一是大秦既定方針。”
“十公子正以其手段推行這一政策,即便強力手段只是緩急,需長遠規劃,但這恰恰體現他考慮周全,故頒行新政。”
“過程與秦律衝突,結果卻與秦律一致。”
“秦律的根本宗旨就是治理統一。”
“民間多年混亂如繼續以往,則更為有害,我不認為十公子有過失,其措施符合民生所需。”
“況且,商君有言在先:治世並非固定模式,變革不必守舊。”
“您們的觀念才是真正誤解所在。事實也表明改革之必要性。”
“聖上。”
“長治久安,必須根治隱患;僅用強力,只能一時見效。”
“若不及時整治,則飲鴆止渴。十公子在楚地實施強力措施,效果顯著,民眾信服。”
“如果沒有差錯,又何必說是錯誤?”
“最終六國餘黨雖散逃各地,十公子舉措卻能壓制其再生力量。諸位可知箇中道理?我認為十公子乃最合適人選。”
“誠如‘逆耳忠言’所云。今日始明白此言深意。”嬴政站起,向王綰致意,“老丞相直言,朕深受啟示。”
王綰答禮,返回位置。
此時,
馮去疾與姚賈等人面無血色,明顯感知到風向轉變,但想不通原因。
王綰本無與十公子淵源,過去還主張封建制。如今突然立場轉變?
李斯掃視幾人的眼神滿是輕視與不以為然。
儘管昔日王綰青睞長公子,但現在時勢不同。皇帝顯然傾向十公子,反對只會招禍。且十公子登基已無可阻,不如順勢擁護,免得遭貶。
這時。
李斯上前一步:
“老丞相言辭恰當。”
“十公子無疑為最佳儲君人選。”
“我建議立其為儲。”
緊接著,華寄等人附和:“吾皇,請立十公子!”
一時間。
群臣齊呼應援。
殿堂之內呼聲不斷。
李斯眉頭微皺,眼神中掠過一抹冷意。
他堅信最終的結果不會有任何變化,因為現在的當權者是始皇。始皇乃何等人物?怎會被百官左右?
秦長青坐在席位上,低下頭來,神情深沉。
扶蘇臉色微微蒼白,緊緊握住拳頭,心裡滿是不可思議:原本優勢明顯的他,為何會突然出現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