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3 頁)
在殿中的官員們一想,你連派誰去都想好了,還討論什麼?我嘆了口氣,這和我們當年開的什麼民主生活會不是一個調調?領導把方向一定,其他人誰還敢說個不字?
於是沒選上的官叫一邊叫好,選上的賴漢英等也拍著胸脯說不蕩平妖寇誓不還朝。我在一邊卻急了,那天在東王面前說了這麼多原來是想給自己弄點個好處,可現在連個渣都沒給留下啊。
&ldo;東王九千歲,職下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rdo;我轉身站到殿中間,朗聲說道。
殿內馬上安靜下來,幾十又眼睛全都盯著我,無不暗想:哪來的卒長也敢在東王面前糊說八道?倒是北王身邊幾個見怪不怪,沒什麼反應。
&ldo;呵呵,我來給各位介紹下,這位是前十三軍中營後五卒長王財,年紀青青卻頗有勇略。王財你有話便講。&rdo;東王看來心情不錯。
&ldo;回東王九千歲。職下願領兵五千東進蘇、浙!&rdo;我大聲說到。
五千人就想打江蘇、浙江?真是失心瘋了。殿內一時鬨笑起來,東王也略一皺眉:&ldo;王財,昨日你向本王力主西征,為何今天又要東進了呢?&rdo;
&ldo;回東王殿下,職下以為,蘇杭乃是清妖漕運要地,如果斷了清妖的漕運,那必定會給清妖極大壓力,引其調兵與我爭奪,我以五千聖兵並不得意於一城一地得失,誓與清妖周旋於蘇、浙,我只攻其一處,而清妖需處處設防,如此一來,則我以五千之眾吸引何止萬餘妖兵?則必可減少北伐與西征大軍的壓力,助其功成。&rdo;我此言一畢,殿中立刻安靜下來,不錯,之前西征與東進兩派爭吵不休,或力主東進,或非西征不可,但都沒有想到,為何兩者不可同時進行呢?西征為主,東進為輔,相得益彰。
楊秀清皺著眉頭沉思了許久:&ldo;各位以為如何?&rdo;
&ldo;臣弟以為可行&rdo;一位年青的龍袍王爺從人群中轉了出來,&ldo;翼王&rdo;兩個大字明白的寫在胸前。我一陣激動。翼王石達開!從小我就對石達開報有一種莫名的感情,特別是他兵敗大渡河之後,我更是非常能夠體會他英雄末路的傷感,今天親眼看到如此真實的翼王殿下,我甚至有些熱淚盈眶了。
&ldo;東王殿下,職下也以為可行。不過五千聖兵周旋於蘇、浙之間似乎兵力有些單薄了。&rdo;賴漢英擔心的說道。
&ldo;謝過翼王殿下、丞相大人,職下以為,蘇、浙之地縱橫千里,五千聖兵於其千里之地正如滄海一粟,當可揮灑自如、遊刃有餘。若大軍掩殺,反不利於運動。&rdo;我馬上接道。
東王看了看殿中的大臣,沉思了好一會,終於點了點頭:&ldo;好!王財,本王立刻上奏天王,加封你為炎六正將軍,接旨之日即出兵東進!&rdo;
炎六正將軍是什麼官?不管他,至少是個將軍了,總比什麼卒長大多了吧,看楊秀清想了半天還不大捨得給,估計不會小吧。
&ldo;職下謝過東王九千歲!&rdo;我立刻跪下謝過,這倒是真心感謝,我就要用手中這五千聖兵,在蘇、浙打出一個紅彤彤的新世界來!
&ldo;東王九千歲金安,職下認為此事草率……&rdo;正在我得意的時候,又一人轉出人群,&ldo;下官以為天京現有兵力實不易再分兵多路了。城內聖兵數十萬,然老幼婦女居多,少壯能戰者七萬,前次北伐二萬餘眾,此次西征料亦二萬,如再東進五千,城內僅餘二萬餘人。而江南、江北大營窺視天京已久,怎可不防?還請東王殿下三思啊!&rdo;
此人說完,馬上又有幾個傢伙跳出來跟風,本來到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