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第1/2 頁)
能有的辦法,大家都討論過了,難不成還有什麼新辦法?
卻看晉曉展開雲巖給她的紙張,沉吟幾息,說:「倒是有一辦法,可以一試。」
在座幾人全都好奇,侯策也抬抬手:「先生請說。」
晉曉:「將所有工具、人員,全都從礦區撤離出來……」
杜子衿反駁:「這不是我剛剛提的辦法?」
沈遊按捺不住,說:「杜先生,請聽完我家先生的話。」
杜子衿指著沈遊:「你……」
侯策:「行了,事態緊急,先讓秦先生把話說完。」
被侯策阻止,杜子衿臉上有點掛不住,垂了垂腦袋,說:「是。」
晉曉這才繼續說:「撤出來之後,不要回城,而是往西五十里處,留在這裡。」
她將手中的地圖翻轉過來,給所有人看了一遍,再由雲巖上呈給侯策。
侯策看著地圖:「這是……」
「這種方式,叫製造掩體,亦或者說,製造靶子,」晉曉解釋,「讓戎人看到我們的人,都往西方撤,他們會懷疑西方才有礦,原地點沒有礦,而因奪礦心切,最多隻會派一個小隊前去查探原地址。」
侯策點點頭,手指在地圖上劃過:「雍州軍只需要將原地址掘出來的痕跡掩護好,以戎人辨礦的能力,再加上心裡只想著我們往西,定不會察覺有異。」
晉曉:「正是如此。」
這樣,戎人就會被西處的假礦引走注意力,而西處定下來的那個地方,是晉曉讓雲巖研究地圖,找出來的。
侯策又細細看地圖,徹底明白了:「此地山谷縱深,樹林繁多,最易守難攻,戎人就算出動大量兵力,也討不到好處。」
「如此一來,原礦區就能加緊採礦,而掩體只需要吸引戎人的火力……」
「可以先鑄造堡壘。」
「成功拖延時間,就算後來戎人反應過來了,堡壘已鑄成,便不怕戎人再來搶。」
這也算是另闢蹊徑。
侯策雖然很興奮,看著這張地圖,有點好奇:「這地點找得也很巧,位置合適,時機也正好,難不成,先生事先料到有這種情況?」
晉曉:「我想到,戎人不會善罷甘休,所以吩咐留城的雲巖,根據縣誌和地圖,篩查出來符合條件的地址,以防萬一。」
雲巖也在議事廳出了迴風頭,清秀的臉蛋上,帶著點靦腆。
侯策誇:「先生身邊,果真都是可塑之才!」
雲巖:「謝大人誇讚。」
侯策越想越激動,撫掌大笑:「妙哉!沒有秦先生,我一時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晉曉卻只是一笑,很是榮辱不驚的模樣。
連夜,本來在礦區佈置好的裝置,全部遷移,並且做好掩護,戎人卻甚至連派人查探都不曾,立刻被這遷移的動靜吸引。
最後,雍州軍在西處五十里的地方佈置好後,十天內,和戎人衝突三次,而原礦區,則在偷偷造立堡壘。
此後三個月,開採才正式開始。
雖然繞了點彎,但達成的結果,沒有人不滿意。
說回當下,入了夜,晉曉簡單說明早上的事,也解釋侯刺史如何決定回城,沈遊聽得腦子越來越清醒。
他覺得他現在像一口看不見的井,不管晉曉倒多少水進去,他都能全部吞得乾乾淨淨。
卻聽雲巖也提出問題:「不過,大人為何不讓雍州軍駐紮在礦區呢?如此一來,不是最簡單的辦法?」
沈遊被這個問題困擾了許久,連忙點頭:「是啊,先生怎麼看。」
晉曉安靜了一下,才說:「因為要上報朝廷。」
雍州軍如此大的動作,侯策肯定瞞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