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2/3 頁)
證件上寫得清清楚楚,他是從奧爾沙來的,他卻始終沒有被關進去。既沒有被機關傳訊,也沒有受到任何懷疑。因為有三種通緝:全蘇聯的、共和國的和省的,而對逮捕大流行時期的逃犯,至少有一半不會宣佈省級以上的通緝。根據偶然情況,諸如鄰居告密等,決定逮捕的人犯,很容易用另一個鄰居頂替。像安德烈&iddot;巴威爾那樣,偶然落入圍捕圈或陷入設伏的住宅並有勇氣即刻在第一次審訊前逃跑的人,從來也不會遭到追捕和受到追究;誰要是留下來等待公正處理,誰就得到刑期。然而幾乎所有的人,佔壓倒多數的人,正是這樣表現的:猶豫畏縮,束手無策,聽天由命。
誠然,內務人民委員部在抓不到所需要的人的情況下,往往讓親屬具結不出境,而隨後補一個手續,用留下的人代替逃跑的人,是輕而易舉的。
普遍的無辜也就產生普遍的無所作為。也許還不至於被抓起來?也許這樣就對付過去了?a&iddot;h&iddot;拉德仁斯基是偏僻的科羅格里沃地方學校的主要教師。一九三七年在集市上有一個農民走到他身旁轉達了某人的話:&ldo;亞歷山大&iddot;伊萬內奇,快離開吧,你已經上了名單了!&rdo;可是他留了下來:要知道整個學校都靠我支援,他們自己的子女也在我這裡念書‐‐他們怎麼會把我抓起來?……
(過了幾天就被捕了。)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萬尼亞&iddot;列維茨基在十四歲的年紀就懂得:&ldo;每個誠實的人都應當入監牢。現在爸爸在坐牢,等我長大了‐‐也會把我關起來的。&rdo;(他二十三歲被關進監牢。)大多數則麻木不仁地抱著一線希望。既然你是無罪的,‐‐那為什麼要把你逮起來呢?這是錯誤!人家已經抓住你的衣領在拖,而你卻還暗自念念有詞:&ldo;這是錯誤!一弄清楚‐‐就會放出來!&rdo;把其他人大批關進去,這也不像話,但是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誰弄得清楚:&ldo;也許拔一個恰好是……?&rdo;至於你,你肯定是無辜的!你還把機關看成是合乎人類邏輯的機構:一弄清楚,就放出來。
因此你幹嗎要逃跑呢?……你怎樣可以抵抗呢?須知你只會惡化自己的處境,你會妨礙把錯誤弄清楚。你連下樓梯都跟著腳,因為叫你不要讓鄰居聽見,哪裡還談得上進行什麼抵抗。
後來在勞改營中他便會痛切感到,如果每個行動人員夜裡去執行逮捕時,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因而也和自己家屬訣別的話,那情形會怎樣呢?如果在大規模捕人入獄時期,比如在列寧格勒,當把全城四分之一的居民投入監獄的時候,人們不是坐在自己的洞穴裡,聽到每一次大門砰砰響聲和樓梯上的腳步聲就嚇得發呆‐‐而是明白了他們再也不會失去什麼,於是精神抖擻地幾人一組手中拿著斧頭、錘子、火鉤子,拿著順手拿到的一切東西在自己的門道里設下埋伏,那又會怎樣呢?既然早就知道,這些夜間便帽客來者不善‐‐那就給殺人兇手迎頭痛擊,這決不會錯。還有那輛停在街上只坐著一個司機的&ldo;烏鴉車&rdo;‐‐趕走它,或者扎穿車輪n機關不會馬上算出工作人員和車輛的缺額,這樣一來,不管史達林多麼渴求,這個可詛咒的機器一定會停下來!
如果……如果……對於後來發生的一切,我們簡直是咎由自取。
再者,抵抗什麼呢?拒絕解下褲帶?或者拒絕站到房間角落裡?或者拒絕跨出家門檻?逮捕是由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