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5 頁)
長立幼,激起長子安慶緒的強烈不滿。安慶緒與李豬兒合謀,於至德二年(757)正月,殺死安祿山,詭言受命稱帝。
當時李光弼堅守太原,屢敗史思明,郭子儀收復了河東郡。唐肅宗令廣平王李與郭子儀統率朔方軍與借來的回紇兵共計十五萬,從鳳翔出發攻克長安。
十月收復洛陽,安慶緒逃往鄴郡。留守范陽的史思明收其殘部,為安慶緒所忌,遂率所轄十三郡八萬兵馬降唐,被封為歸義王,任范陽節度使。但唐朝朝廷恐其復反,欲設法消滅之。事洩,史思明又反,並與安慶緒互相呼應,戰事又起。
759年三月,史思明馳援被圍困的安慶緒,解鄴城之圍,不久殺安慶緒還范陽,自稱大燕皇帝,九月又攻佔洛陽。
761年2月,史思明之子史朝義殺史思明自立為帝,從此叛軍將士離心,屢為唐軍所敗。兩年後(763),史朝義窮蹙自殺,叛亂平定。
從此唐朝陷入了危機之中:
在少數民族方面,安史之亂髮生後,吐蕃乘邊鎮兵力空虛之機,大舉進犯,先佔河西隴右。763年,吐蕃又率吐谷渾、党項、氐、羌共二十餘萬兵入大震關(在今甘肅隴西),深入到奉天(今陝西乾縣),京師震動。
唐代宗見吐蕃兵逼近,倉皇逃出長安,奔向陝州。第三天吐蕃入長安城,大肆燒殺搶劫,長安變成一座空城。吐蕃掠獲城中士、女、百工準備歸國,郭子儀虛張聲勢,將其嚇退。吐蕃撤兵到原(今寧夏固原)、會(今甘肅靖遠)、成(今甘肅成縣)、渭(今甘肅平涼)一帶待機而動。
鳳翔以西,州以北,陸續成為吐蕃屬地,唐的西京處於吐蕃的威脅之下。
南詔皮羅閣死於天寶七年(748),他的兒子閣邏鳳繼承王位,天寶九年(750)與唐朝矛盾激化,導致兵戎相見。此後,唐多次對南詔用兵,均無建樹。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王朝困於內亂,無力再攻南詔。而南詔常與吐蕃聯兵,侵擾唐的西川一帶邊境。
天寶十五年(756),南詔派兵協同吐蕃兵進攻唐州(今四川西昌),奪取會同(今四川會理),佔據清溪關(在今四川越),唐至德二年(757)又攻唐境,再破越。唐都護遭擒,軍隊全部被俘。唐大曆十三年(778),閣邏鳳卒,其孫異牟尋繼位。次年與吐蕃合兵十萬,分三路進入唐劍南西川,並打算攻取成都,但被唐打敗。
異牟尋遷都大理,吐蕃封他為“日東王”,將南詔作為吐蕃屬國,向南詔徵收大量兵役、賦稅,並於南詔境內駐兵,引起南詔的強烈不滿。唐德宗貞元九年(793),異牟尋下決心與唐交好。次年正月,與唐在點蒼山會盟,從此斷絕了與吐蕃的往來。
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南詔配合唐軍連破吐蕃。總之,唐後期雖然和南詔發生過激烈的戰爭,但經濟、文化交流仍很頻繁。
而唐朝的本國也險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根據史料記載:
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後,藩鎮憑藉軍隊各據一方。當時安史餘部尚有很強的實力,唐無力平定,只好預設既成的事實,就地封他們為節度使。其中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盧龍節度使李懷仙,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勢力最強,他們“招令遺孽,治兵繕邑,部下各數萬勁兵,文武將吏,擅自署置,貢賦不入朝廷,雖稱藩臣,實非王臣也。”
其次是平叛中湧現的一批戰將,效法安史降將,紛紛擁兵自重,“戶版不籍於天府,稅賦不入於朝廷”,地方行政、司法、財稅大權被他們完全操縱。
方鎮死後,或父子相繼,或部下擁立,名義上申報朝廷,實際上朝廷無法干預。唐德宗曾企圖削藩,不批准成德節度使的嗣位表章,造成“四鎮之亂”,方鎮權重依然如故。到憲宗時,決心削藩,也取得一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