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所有人都在絞盡腦汁地回憶著、思索著……(第1/2 頁)
眼看東方的地平線上,太陽已經緩緩升起,每個郡的各個縣治內,所有考生們也已經全都順利的透過了檢查並進入了考場。
文試區域。
無數考生全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個個正襟危坐,表情嚴肅。
不多時,一位主考官緩緩登上高臺,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考生,今日乃我大秦科舉鄉試之日,考場規則務必聽好。”
“考試自隅中之時開始,至日入結束。答題需用墨筆,字跡需工整清晰,不可潦草。嚴禁交頭接耳、傳遞物品,若有作弊者,輕者逐出考場,永不錄用,重者依律嚴懲!望諸位能在此展現真才實學!”
“現在,考試開始!”
主考官那威嚴的話音剛落,手捧密封試卷的監考的吏員們便邁著整齊的步伐,開始依次穿梭於一排排桌椅之間發放試卷。
所有應考者們紛紛伸出微微顫抖的雙手接過試卷,每個人的眼中都滿是新奇與驚歎。
這紙張可是極為罕見之物啊!
他們每個人,大多數都僅僅是在朝廷釋出新的政令時,才有機會見識到這個,平日裡,莫說是使用,就是連購買紙張的念頭都不敢有,一來價格昂貴,非他們所能承受,二來根本無處可買,朝廷新研製出來的這種紙張的流通範圍極為有限。
然而此刻,他們每個人的面前都擺放著兩張。
一為考卷,二為答題所用。
這一刻,有人小心翼翼的用手指輕輕觸控著紙張的表面,感受著那細膩的質感,彷彿在觸控一件稀世珍寶。
有人則將試卷輕輕舉起,對著光線仔細端詳,驚歎於紙張的輕薄與通透。
還有人忍不住湊近紙張,嗅著那淡淡的墨香與紙香混合的氣息。
所有人都對這紙張愛不釋手!
這可比竹簡好用多了!
若不是考場紀律嚴明,恐怕他們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相互交流起這紙張的奇妙之處了。
但眾人也知道此次考試的重要性,在短暫的驚歎之後,都紛紛收斂心神,將目光重新聚焦在試卷的題目之上。
只見上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考題,涵蓋了大秦律法、地理、算術、曆法等諸多方面。
而經史子集、時務策論方面倒是比較少!
不少人心中都是微微一緊,但很快便鎮定下來,畢竟朝廷釋出詔令的時候也確實提及過會考這些內容。
考場上一片寂靜,只見諸考生們紛紛提起筆,或眉頭緊鎖的思考著考題,或胸有成竹的奮筆疾書。
張耳便是此時認真作答中的一個。
面對第一道題【簡述秦國定罪量刑之原則】,張耳幾乎是信手拈來,提筆唰唰寫著:
吾秦自一統六國,以法治國,於定罪量刑之道,尤為審慎,今略陳其要。
一曰,論年齡,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為成人之界,至此身高者,始負刑事責任。此乃體察人情,區分老少,使刑罰適中。
二曰,據實定罪,皆以事實為據,非妄加罪名於人,凡有訴訟,必先察其事真偽,證之有無,而後方可定罪,此乃公正之基,不可偏廢。
三曰,分故意過失,故意為之者,其惡尤重,刑亦隨之,過失犯罪者,其情可憫,刑則稍輕,此即明辨是非,區分善惡,以顯律法公正。
四曰,併合論罪,一人犯數罪者,非但各論其罪,亦將數罪併合,處以重刑。此即嚴明律法,不使惡徒漏網。
五曰,共犯加重。二人或二人以上共為惡者,從重處罰!此乃嚴懲團伙,以儆效尤。
六曰,自首減刑,凡自出者可以減刑,此即鼓勵改過,使惡徒知返。
七曰,誣告反坐,妄告他人之罪者,必以其所誣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