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 回京(第1/4 頁)
就算是歷史上溫和從容的扶蘇,闖禍後也怕回咸陽見爹,雖然潛入陰山地這點小禍和他們蕩平草原,剿滅戎狄的巨大軍功相比根本不算什麼,但來自血脈的壓制可不容小覷。
室內陷入沉默,扶蘇思考半晌,還是沒想出來自己究竟可以給父皇送什麼生辰禮物。
他只好詢問蒙恬生辰時收到什麼禮物會很開心。
蒙恬無效回答,告訴他只要是我兒子送的就都喜歡。
一人一番討論,說來說去,都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能起到作用就有鬼了,蒙恬他兒子今年剛滿五歲,是送蒙恬個火柴人簡筆畫他都會高興很長時間的階段。
要是扶蘇送嬴政一副火柴人畫,嬴政第一反應肯定不是欣喜,而是擔憂扶蘇的智力。
姜珂沒有加入他們的討論,只是安靜地看著這一人還能想出什麼主意,她拄著下巴,思緒翩飛,不禁想起了少年時的小嬴政。
嬴政早慧,雖在邯鄲時沒有名師對他進行系統的教育,可回到咸陽成為公子後憑藉他超高的智商,在學問這方面一騎絕塵碾壓所有宗室子弟。
成蟜在他面前就是個弟弟。
無論從學問上還是從親緣關係上。
那時候嬴政惹嬴異人生氣後是怎麼辦的來著?
哦,對,嬴政一般表面上不惹嬴異人生氣,即使在某些方面和嬴異人有分歧,表面也是把他爹庫庫一頓誇,然後再循序漸進提出自己的觀點,可能剛回咸陽的時候還會和嬴異人有些不熟,比較生疏。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嬴政把他爹嬴異人拿捏地死死的,好一副父慈子孝名場面。
如果是小時候的嬴政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樣?
憑藉著對嬴政的瞭解,姜珂猜測他應該會弱化君王長子深入敵區的危險和失禮,重點強調國家情懷和華夏榮光。
比如先講一遍秦國的發家史,畢竟秦國從五十里那麼點小地方擴大到後來的戰國七雄,這些肯定不是別人好心送的,而是一代代君主們戰場上從西戎地奪來的。
最後再加上一句:“父王,兒臣是您的孩子,身上留著秦國先祖們的血,理當不負先祖榮光,驅除戎狄,即使鐵甲磨穿,白刃沁血,亦不改此心。”
這話一說,嬴政不僅不會責備扶蘇,相反還會特別喜歡自己的長子。
可惜扶蘇還太過單純,沒有學會這對君臣的“語言的藝術”。
眼看一通言談未有所獲,蒙恬出了個搜主意,讓扶蘇回到咸陽後假裝受傷,陛下好歹是大公子的父親,自己兒子都受這麼嚴重的傷了,肯定擔憂大於斥責,不會再對殿下生氣。
順便還給自己找了個理由,這不是欺君,而是幫助陛下家庭關係和睦。
可惜還是被扶蘇給拒絕了,扶蘇從小學儒,講究“君子之事親孝”,再加上秦國重孝,是斷然不會欺騙自己父親的,大不了回去後受到一通責罵,挨一頓打。
就像後世萬千個闖禍後回家的孩子一樣
,扶蘇把心一橫,我畢竟是父皇的親生兒子,他再生氣還能把我打死?
看到扶蘇一副要赴死的模樣,姜珂沒忍住笑出了聲,問道:“蒙將軍,下次還給陛下寫信打小報告嗎?”
蒙恬沒好氣道:
“寫,當然寫了。”
“這事又不怪我,是你把公子帶到陰山腳下的,怎麼現在事不關己的人倒成你了?”
姜珂:“好好好,是我的錯,我彌補。”
“扶蘇,這件事就交給我吧。”
說完,從桌案上拿起紙筆就開始寫信。
有姜珂這句保證,扶蘇就好像吃下一顆定心丸,一下子就安心下來了。
見她這幅胸有成竹的模樣,蒙恬難免好奇,問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