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5 頁)
人祭祀禱告之前要沐浴更衣,忌酒,吃素,不與妻妾同寢,整潔心身,以示虔誠,叫齋戒。②發:徵發。
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①,欲出周鼎泗水②。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③?”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④,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⑤,赭其山⑥。上自南郡由武關歸。
①禱祠:祭禱。祠,祭祀。②周鼎:相傳夏禹收天下之金鑄成九鼎,象徵九州,後成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商湯遷之於商邑,周武王遷之於洛邑。《秦本紀》記載,秦昭襄王五十二歲,九鼎入秦。《正義》雲:“秦始王取九鼎,其一入泗水,餘八入於秦中。”③湘君:湘水之神。《史記》以為是堯女舜妻。(見下注)《索隱》以為是舜。④堯女,舜之妻:相傳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為妃。後舜出外巡視,死在蒼梧,二妃趕到,也死在江湘之間,葬在君山,即湘山。此地產斑竹,其斑相傳即二妃之淚水所染,因名湘妃竹。⑤刑徒:被判刑而服勞役的人。⑥赭(zhě,者):紅色,這裡是使變紅的意思,湘山之土為紅土,樹木砍光,山就變成紅色的了。
二十九年,始皇東遊。至陽武博狼沙中,為盜所驚①。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其辭曰:
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②,陽和方起③。皇帝東遊,巡登之罘,臨照於海。從臣嘉觀④,原念休烈⑤,追誦本始。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箸綱紀⑥。外教諸侯,光施文惠⑦,明以義理。六國回闢⑧。貪戾無厭⑨,虐殺不已。皇帝哀眾,遂發討師,奮揚武德。義誅信行,威燀旁達⑩,莫不賓服。烹滅強暴(11),振救黔首,周定四極。普施明法,經緯天下(12),永為儀則(13)。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群臣誦功,請刻於石。表垂於常式(15)。
其東觀曰:
維二十九年,皇帝春遊,覽省遠方(16)。逮於海隅(17),遂登之罘,昭臨朝陽(18)。觀望廣麗,從臣鹹念,原道至明。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暴強。武威旁暢(19),振動四極(20),禽滅六王。闡並天下(21),災害絕息,永偃戎兵(22)。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作立大義(23),昭裝置器,鹹有章旗(24)。職臣遵分(25),各知所行,事無嫌疑。黔首改化,遠邇同度(26),臨古絕尤(27)。常職既定,後嗣循業,長承聖治。群臣嘉德,祗誦聖烈,請刻之罘。
旋(28),遂之琅邪,道上黨入(29)。
①“至陽武”二句:張良曾與力士在博浪沙椎擊始皇,誤中副車。參見《留侯世家》。②中春:即仲春,指陰曆二月。③陽和:春天的溫暖之氣。④嘉觀:讚賞景物。⑤原念:推究,思念。休烈:美善的功績。裂,事業,功績。⑥箸(zhù,著):同“著”顯明。⑦光:通“廣”。文:指禮樂制度。惠:恩德。⑧回闢:邪僻。回,不直。⑨戾(lì,利):通“利”。⑩燀(chǎn,產):光烈、熾盛。旁:普遍。(11)烹滅:誅滅。(12)經緯:治理。(13)儀則:標準,法則。(14)宇縣:指天下。《集解》:“宇,宇宙;縣:赤縣。”(15)常式:永恆的榜樣。(16)覽省:視察。“省”,察看,檢查。(17)逮:到達。(18)昭臨:光臨。這裡有面對的意思。(19)旁暢:意思是遍及四方。暢,通,達。(20)振:同“震”。(21)闡:開拓。(22)偃:停止。戎兵:指戰爭。(23)作立:創立。作,興起,開始。(24)章旗:以圖文為等級標誌的旗幟。章:標記,文彩。(25)分:本分,職分。(26)邇:近。(27)臨古:到老。尤:罪過。(28)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