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玄德南漳逢隱滄 單福新野遇英主(第2/4 頁)
玄德於是將關於襄陽的事情告訴了水鏡。水鏡說:“看你這氣色就知道了。”然後問道:“我早就聽說您的大名,怎麼還是不得志呢?”劉玄德回應道:“命運多舛,所以才到了這個地步。”一位水鏡式的聰明人士笑說:“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將軍身邊沒有合適的幫手。”劉備回答道:“雖然我自己能力有限,但在文才方面有像孫乾、糜竺、簡雍這樣的人,武力方面也有像關羽、張飛、趙雲這樣的頂尖戰將,他們都竭盡忠心輔佐我,我頗為依賴他們的力量。”水鏡接著說:“關羽、張飛、趙雲,都是千里之馬,可惜沒有得到善用之人。而像孫乾、糜竺這樣的人,只是些書呆子,沒有治理世事的才能。”劉備說:“我曾經暗中尋找有才華的人,但始終沒有遇到合適的人選。”水鏡說道:“你豈不知道孔子曾經說過:‘十個家庭之中’一定有忠誠之士,怎麼會說找不到人呢?”劉備說:“我愚蠢無知,請您賜予指點。”水鏡解釋說:“曹操聽過荊襄地區的小孩子們傳唱的謠言嗎?他們唱道:‘八九年間開始衰弱,到了第十三年便完全沒了餘地。最終命運註定將有所轉變,蛟龍臥於泥裡卻向天空飛翔。’這個傳言起源於建安時期:建安八年,劉表喪失了舊愛,導致家庭混亂,這就是所謂的‘開始衰弱’;‘沒有餘地’意味著不久之後劉表將去世,家中的文官武將將全部崩潰;‘命運轉變’和‘龍飛向天’,也許與將軍有關。”劉備聽了大為震驚,連忙感謝道:“我怎敢肩負如此重責!”水鏡說:“如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此處,你應該前去尋找他們。”一位名叫玄德的人急匆匆地問:“才華出眾的人在哪裡?他們是誰?”一位名叫水鏡的人回答道:“有伏龍和鳳雛,兩者合一,才能統治天下。”玄德追問:“伏龍和鳳雛是誰?”水鏡笑著說:“好啊,好啊!”當玄德再次詢問時,水鏡說道:“天色已晚,將軍可以在這裡暫時住一晚,明天再說。”於是他讓小童備下飲食招待,把馬牽到後院餵養起來。玄德吃過晚飯後,就在草堂旁邊過夜。玄德因為思考水鏡的話,整夜未能入睡。越深夜,突然聽到有人敲門進來,水鏡問道:“元直,你來幹什麼?”玄德起床偷偷聽著,聽到那人回答說:“聽說劉景升德行高尚,特地前來拜訪。但見面後,發現他空有虛名,善行做不到,惡行卻擺不下。所以只留下信函,就來到這裡。”水鏡說:“你懷有輔佐王者之才,應該選擇一個值得侍奉的人,為何要冒險去見景升呢?周圍明英雄豪傑,你卻還不知道。”那人說:“先生說得是。”玄德聽後非常高興,心裡暗想這人一定是伏龍和鳳雛,想要出去見一見,但又擔心冒然行動。等到天亮,玄德請求見水鏡,問道:“昨夜來的那人是誰?”水鏡說:“他是我的朋友。”玄德想見見他。水鏡說:“他已經離開去投效明主了。”一次,劉備向水鏡詢問其名字,水鏡笑著回答:“好的,好的。”劉備繼續問:“關羽和張飛是誰?”水鏡只是笑著說:“好的,好的。”劉備懇請水鏡出山幫助他,水鏡說:“像我這種在山裡遊蕩的人,不適合在世俗中發揮作用。肯定會有比我強十倍的人來幫助你,你應該去找找他。”就在他們談論時,突然聽到莊外有人呼喊馬嘶,一個小童跑來報告:“有一個將軍帶著數百人來到莊前。”劉備大吃一驚,急忙出去看,原來是趙雲。劉備非常高興,趙雲下馬後說:“昨晚我回縣時,找不到主公,所以一路跟蹤來到這裡。主公趕緊回縣,我擔心有人前來刺殺。”劉備辭別水鏡,與趙雲一起上馬,往新野趕去。沒走多遠,一隊人馬趕到,原來是關羽和張飛。他們見面非常高興,劉備講述了躍馬檀溪的事情,大家感到驚訝不已。到了縣城,他們與孫乾商議。孫乾建議說:“先寫信給劉表,把事情告訴他。”劉備聽從他的建議,讓孫乾帶信去荊州。劉表召見他,問道:“我邀請劉備到襄陽參加宴會,為什麼逃跑了?”孫乾遞上信件,詳細描述了蔡瑁設下的陷害,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