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第2/4 頁)
帝無法不從,於是駕著豪華的馬車,帶著寶貴的雕弓和金箭,離開城市。三國時期,劉備與關羽、張飛各自張弓搭箭,穿戴鐵甲,手握兵刃,帶著數十騎兵離開了許昌。曹操騎著快如閃電的爪黃飛馬,帶領著十萬士兵,與皇帝在許田舉行狩獵活動。士兵們佈置了周圍二百餘里的場地。曹操和皇帝並馬而行,爭鮮鬥豔。曹操身後是他信任的將校。在一旁,百官文武遠遠地隨侍著,誰也不敢靠近。當天,漢獻帝騎馬來到許田,劉備在道旁迎接。帝說:“我很想看到你射獵的技藝。”劉備遵旨上馬,突然草叢中跑出一隻兔子。劉備一箭射中了那隻兔子。皇帝讚歎不已。轉過土坡,一隻大鹿從荊棘中跑出來。皇帝連射三箭未中,便對曹操說:“你射。”曹操接過皇帝賜的寶雕弓和金針箭,一箭射出,正中鹿背,鹿倒在草地上。群臣將校看到金針箭,誤以為是皇帝射中,紛紛向皇帝歡呼。曹操騎馬迎上去,擋在皇帝前面以接受讚揚。眾人都感到驚訝。劉備背後的關羽大怒,眉頭緊鎖,眼睛炯炯有神,提刀躍馬欲要斬曹操。劉備連忙擺手示意關羽停止。關羽見兄長如此,也不敢輕舉妄動。劉備向曹操致賀說:“丞相射術高超,舉世罕見!”曹操笑道:“這不過是皇帝的運氣罷了。”獻帝回宮後,向伏皇后哭訴:“自從登基以來,奸雄灌侵:先是受了董卓的欺凌,後又遭遇傕、汜的混亂。普通人未曾忍受的痛苦,我們夫婦共同承受著。曹操曾被我視為國家的忠臣;沒想到,他卻專擅國權,肆意妄行。每次見到他,讓我感到背脊發涼。今天在回馬場上,他迎面祝賀,卻毫無禮節!必定早晚會有異謀,我們夫婦命途多舛!”伏皇后安慰道:“朝中文武百官,皆享受漢朝俸祿,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拯救國家於難境嗎?”說著,突然有一人自外而入:“陛下,皇后請勿憂心。我已想到一個人,可消除國家的禍患。”獻帝看向他,原來是伏皇后的父親伏完。一位悲傷的皇帝抬起頭來,問道:“親愛的大臣,您是否也知道操賊的專橫行徑?”大臣回答說:“許多人都看到許田射鹿的事件,除了操氏家族和他們的門客之外,真心肯為國討賊的人實在不多。老臣沒有權勢,很難執行這件事。不過,讓車騎將軍,也就是國舅董承來託付此事,或許可行。”皇帝說:“董國舅一直勇敢赴國難,我深知他的忠心;讓他進宮,一起商討重大事宜。”大臣說:“陛下身邊的人多是曹賊的心腹,要是事情洩露,後果不堪設想。”皇帝問道:“那應該怎麼辦呢?”大臣提出:“臣有一計劃:您可以安排定製一件衣服,配上一條玉帶,暗中賜予董承;在帶子內襯縫上一份密詔,讓他帶回家看見密詔後,可以安心制定計劃,神出鬼沒。”皇帝接受了這個建議,大臣便告退。
於是皇帝親手寫下一份密詔,用指尖咬破,用鮮血書寫,暗中命令皇后在玉帶的紫錦襯裡縫好,然後穿上錦袍,將這條玉帶繫好。接著,讓內史引導董承入宮。承見到皇帝后行禮,皇帝說道:“昨晚我與皇后談起霸河之苦,想到國舅的功績,所以特地召見慰勞。”董承首肯感謝。皇帝帶著董承出殿,前往太廟,然後進入功臣閣內。帝陪承瞻觀畫像,其中當中是漢高祖的容顏。皇帝問道:“我的高祖皇帝是在哪裡起步?他是如何創立事業的?”董承大吃一驚,說道:“陛下,您在考驗臣下的智謀嗎?”聖祖事蹟,是何人不曉?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手持三尺利劍,斬蛇起義,橫掃天下,短短三年滅亡秦國,五年消滅楚國,從此奠定了萬世基業。”帝說:“祖宗乃如此英勇,後人卻如此軟弱,實在令人感嘆!”於是指著身旁的兩位輔臣雕像說道:“這兩位難道不是留侯張良、酇侯蕭何嗎?”承答道:“正是。高祖建立基業,實在受益於這兩人之力。”帝回頭看向遠處,悄聲對承說道:“你也應像這兩人一樣站在我身邊。”承回答:“臣並無什麼功勞,怎麼配得上這樣的待遇呢?”帝說:“我還記得你當年西都救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