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爭取(第2/2 頁)
不錯的說道,“讓兒子過來有何事?”
馬皇后看了一眼朱標,似乎有些不樂意,“怎的了?沒事就不能讓你過來?”
朱標就尷尬了,也忙不迭的說道,“兒子不敢。”
“你在朝堂上也能做些事情,能給你爹幫忙。”馬皇后欣慰的看著長子,笑著說道,“你爹年紀大了,早些年屢上戰陣,身上多少有些暗傷。你現在年齡也不小,辦事也得力,多幫襯著你爹。”
朱標自然明白,連忙說道,“娘放心就是,兒子明白這些理。如今好些政事都是兒子先處置,然後再報與爹批覆。”
馬皇后點了點頭,又說道,“雄英也九歲了,你在朝上讓人說說。大明就該立嫡長,明年雄英十歲,該冊立皇太孫了。”
朱標不覺得這件事情過分,太子和皇太孫並不起衝突,將大明朝皇位傳承的規矩制定下來,這也是大事。
“這事兒子回頭和爹知會一聲,爹那般寵溺雄英,想來也不反對。”朱標笑了起來,只不過有些擔心,“娘,雄英太聰慧了,最近這些時日又在惦記著領兵吧?”
馬皇后就不說話了,只是說道,“過些時日讓他回一趟鳳陽老家,你看著安排幾個兄弟。”
朱標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這也是應該有的樣子。一般的宗室親王就藩前,都要回鳳陽觀摩祖宗肇業之基,皇太孫也應該有著這樣的一個流程。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可不是隨便說說,這才是名正言順。
冊封朱雄英為皇太孫這件事情,不只是老朱和馬皇后的意思,朱標也覺得理所當然。
至於朱雄英看起來根本不在乎這些事情,有些時候‘天生’就應該是他的。出身決定了一切,明朝的皇位傳承製度就是嫡長子繼承製,這一點老朱從一開始就明確了,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態度。
老朱的心思也很清楚,他一直偏愛嫡長子朱標,也擔心以後的大明因為皇位傳承起變數。
嫡長子繼承製就足夠了,立賢這樣的事情,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那也需要看皇帝的意思。
朱雄英不需要考慮那麼多,繼續踏踏實實的成長就好。最近這些年,對於他來說也是最自由自在的時間,這一點毋庸置疑。
老朱現在還處在壯年,朱標現在已經開始接手更多的朝政。有著皇帝和太子處理朝政,自然也就不需要皇太孫去考慮朝堂的事情,他可以無憂無慮。
而且現如今的朱雄英也不再是什麼都不懂的孩子了,這也就意味著他可以去嘗試著做些事情了。雖然他還是孩子,只是很多人也不會單純的將他當做孩子了。
這一切都意味著朱雄英可以放開手腳了,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朱雄英現在就在研究著一些政策,研究著大明朝的海禁政策。
老朱在洪武三年罷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下令撤銷自唐朝以來就存在的,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市舶司。去年以‘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又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
這也就是所謂的‘片板不得下海’。
老朱對於海禁如此嚴格,也是因為當時江浙一帶的百姓,甚至當時居住在泉州一帶的外國商團曾經協助過張士誠、方國珍等人與之爭奪天下,這讓他非常不高興。再加上民間私人海外貿易和倭寇的猖獗,讓老朱更是無法容忍。
不過骨子裡,還算因為認為明朝的根本在於農業,而農業的產值足以養活大明王朝。
這可不行,朱雄英知道這樣的海禁可不好。他得想辦法撬開一道縫隙,對於海外的文明、對於海洋貿易,朱雄英一直惦記著。
這些事情他得努力爭取,有些事情別人可能辦不成,朱雄英覺得自己可以嘗試爭取一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