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對於賈赦的好處是,他去翰林院,即使別人不理他,看不上他武將世家的粗俗,也不會有人給他穿小鞋,折騰他,畢竟他就是來抄書的,又不是來搶飯碗的。
其實只有皇帝自己知道,他只是一時實在想不到給賈赦什麼職務,又想著他喜歡習字,想給個抄抄寫寫的工作,所以想到了錄事這個職位,然後因為這書籍最多的就是翰林院,一不小心說了出來翰林院幾個字,真不是真心就是確定了讓這麼一個科舉都沒有過的人去那地方的,然而皇帝是金口玉言,開口就不能反悔,連眉頭都不能皺一下,只能故作高深,或者當做別有深意,讓別人自己去猜,去想,反正皇帝是不會錯的就是了,所以最終變成了賈赦去翰林院的格局,好在還能在描補,皇帝腦子轉的也絕對快,很顯然這樣說錯話,後來解釋的事兒,他乾的不少,業務相當的熟練,所以連一點突兀的地方都沒有,又變成了給他一年的時間,讓他抄書,抄多少就能帶回家多少,用這樣恩賞的方式,把這事兒給糊弄過去了。
至於後面別人怎麼腦補,這會兒皇帝是不想去想了,他正後悔呢,哪怕是讓賈赦去宗人府抄那些個宗籍,也比這翰林院好啊,最起碼不敏感不是!算了,先這樣吧,反正這小子自己看著也挺喜歡的,給他個機會讓老賈家多點書籍也是好的,他家不是還出了一個進士嘛,能有一個就能有兩個,有了這麼一出,說不得以後還能當做自己勸學的經典案例呢。
這樣一想,皇帝心裡立馬又舒服了。當皇帝,自我安慰的本事那一個個絕對都是最強的,誰讓他們一言既出,天下響應呢,在顯微鏡下過日子,不可能一點錯不犯,而有了錯,不用這自我安慰的法子,那日子就真心別想過了。自己都能愁死。
賈赦能去翰林院抄書,這事兒讓整個老賈家都激動了好半響,即使這只是一年的時間,也足夠看到皇帝對賈家的重視了,至於其中的深意,那更是沒法說,各人都有各人的看法,特別是賈代化,他不單看到了皇帝對於軍權的掌控*,還看到了自家的好處。軍權什麼的,老賈家已經放權了,所以看得倒是淡的很,而自家的好處上,就敏銳了,比如賈赦這一出,賈代化就覺得,這是皇帝要讓賈赦有一個實職的意思,雖然這會兒看著這職位有點不怎麼樣,就是個進去抄書的通行證,可是以後呢?既然已經是六品了,一年後總不至於就奪了這個官職吧!所以很可能就是在直接調到別的部門去,而這個品級卻不會掉下去了,抄書而已,還能闖禍?還能降職?說不得還能升一升,成為從五品實職呢。
放棄了軍權,還上了國庫欠銀,居然能有這麼多的好處,榮府唯二的兩個成年男丁居然都能有實職,那麼也就是說,在這些事兒上,老賈家絕度是讓皇帝貼心的渾身舒坦了,才能有這樣的待遇的。這一點賈代化看的很是清楚。所以他立馬把孩子們都喊了來,包括隔壁榮府的那兩個,把自己的分析什麼的都細細的說了一邊,然後很是慎重的表示,自家的族學那是一定要上心了,因為從此以後,賈家只能走文官的路子,武官是絕對不能碰了。
為什麼不能?皇帝都讓你家抄書了,這個暗示還不夠明顯,甚至為了增加你家的底蘊,給你家抄翰林院的那些珍貴古籍,你要是還不知道好歹,那真是自己尋思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賈代化在,這老賈家想要走錯路什麼的,實在是不大可能,至於賈母,她能把這榮府扭到如今的地步,那絕對已經是功德無量的本事了。
賈代化的話,所有人都是聽的,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長輩,更因為他是族長,宗族社會中,族長的話,有時候比皇帝都管用,所以他說出話來,全族都沒有反駁的餘地,於是剛入了算科開始學習的賈珍又有了任務了,那就是整頓族學,為了讓族人多點出路,族學中也要開一些什麼算科,什麼律科什麼的,哪怕不能正緊科舉呢,也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