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北宋的文人墨客(第2/4 頁)
三年後,宋祁出生,“紅杏尚書”的美譽因他的名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而得。宋祁出生於公元 998 年,天聖二年(1024 年),宋祁與其兄宋庠同舉進士,他考中進士時 27 歲。
其名句“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出自《玉樓春·春景》。
宋祁的代表作有《玉樓春·春景》《鷓鴣天·畫轂雕鞍狹路逢》等。宋祁曾參與編纂《新唐書》。宋祁於公元 1061 年去世,享年 64 歲。
公元 1007 年,歐陽修出生在四川綿州一個普通的小官家庭。他的父親歐陽觀在其出生後不久便離世,母親鄭氏含辛茹苦地撫養他長大。
歐陽修自幼聰慧好學,刻苦攻讀。天聖八年(1030 年),他考取進士,由此步入仕途。
歐陽修歷任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要職,擁有一定的決策權和影響力。在蘇軾考進士時,歐陽修擔任主考官,慧眼識珠,對蘇軾的才華讚賞有加。他還大力提拔了王安石、包拯等新人,為北宋的政治和文化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范仲淹推行“慶曆新政”時,歐陽修堅決支援。他深知當時的社會積弊,期望透過改革來改變國家的困境。然而,“慶曆新政”觸動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強烈反對,最終以失敗告終。在此期間,歐陽修也因仗義執言而被貶謫。
歐陽修在朝中的好友眾多,如梅堯臣、尹洙等,他們常常在一起切磋文學,交流心得。
後來,歐陽修再次被貶,仕途頗為坎坷。即便如此,他也未曾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文學追求。
歐陽修在文化修養方面成就斐然。他主張詩文革新,提倡平實自然的文風,摒棄了當時華而不實的浮靡文風。
其散文作品,如《醉翁亭記》,文筆優美,富有情韻,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一句,更是成為千古名句,被後人傳頌不衰。
他的詩詞也別具特色,如“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飽含著深刻的人生感悟。
歐陽修還參與編纂了《新唐書》和《新五代史》等重要史籍,為後世研究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歐陽修的文學作品涵蓋了多種體裁,不僅有散文、詩詞,還有史論等。他所著的《朋黨論》,觀點獨到,論證嚴密,充分展現了他的政治見解和文學才華。
在文學創作之外,歐陽修還積極提攜後學,如蘇軾、蘇轍、曾鞏等,都曾得到他的賞識和指導,為北宋文壇培養了一批傑出的人才。
公元 1072 年,歐陽修與世長辭,享年66歲。他的一生,無論是在仕途的坎坷經歷,還是在文學領域的卓越成就,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作品至今仍熠熠生輝,為後人所敬仰和傳頌。
北宋五子指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在北宋時期,社會文化呈現出繁榮景象。
當時,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廣泛傳播,對傳統的儒家學說形成了一定的衝擊。儒家思想在社會中的主導地位受到威脅,這促使儒家學者們反思和創新,以應對這種局面。
北宋五子應運而生。周敦頤以其《太極圖說》奠定了宋明理學的基礎,提出無極、太極、陰陽、五行等概念,為儒家道德倫理提供了宇宙論依據,其詩句“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也展現出獨特的意趣。
邵雍精研易學,在其代表作《皇極經世書》中透過對《易經》的深入研究和創新解釋,構建了獨特的宇宙觀和歷史觀。
張載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一振聾發聵的名言,他的“氣本論”主張萬物皆由氣構成,其代表作《正蒙》對理學發展影響深遠。
程顥和程頤兄弟共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