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追光者2021 > 第83章 長安大都會興衰

第83章 長安大都會興衰(第3/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開局被當成妖怪怎麼辦?鬼滅之刃之雪之呼吸幽默風趣解讀黃帝內經火影:團藏之孫五歲手搓水龍彈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大唐小醫師紅樓:我能創造一個新賈府三國再現:諸葛亮不是後勤部長脫了官衣,你跟我一個山賊講道理?戰場殺神從馬前卒開始我一個庶子,權傾天下很合理吧?我家有個電飯鍋戰國之燕歌一人:融合爛命華,哪都通之癲!海賊:開局獲得黑龍王果實穿越大秦,給秦始皇打暈塞麻袋裡四合院之大清洗爆兵百萬佔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斬神:開局三真同月令當我在火影成為空律

舍與留戀。

孟郊於公元 796 年登科後,滿心歡喜,“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長安的春花在他眼中燦爛無比。

公元 742 年,賀知章告老還鄉,離開長安時寫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抒發了對長安的留戀和對歲月流逝的感慨。

盧照鄰則在《長安古意》中寫道“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展現出長安大道的繁華熱鬧。

然而,公元 755 年,安史之亂爆發,戰火無情地蔓延到長安。昔日的繁華瞬間破碎,百姓流離失所。曾經車水馬龍的長安街頭變得冷冷清清,宮殿樓閣也在戰火中變得破敗不堪。

杜甫望著這滿目瘡痍的景象,於公元 757 年悲憤地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那殘垣斷壁、荒蕪的景象讓人心痛不已。

白居易也在《長恨歌》中感慨“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訴說著長安與公元 756 年的劫難,以及唐玄宗被迫逃離的無奈。

韋莊的“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雖看似寫江南之樂,實則是借對江南的懷念,反襯出對長安戰亂後的失望與悲哀。

劉禹錫在《烏衣巷》中寫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曾經的豪門宅邸如今已荒涼冷落,暗示著長安的繁華不再。

長安,這座承載了無數輝煌與夢想的城市,在文人的筆下,有過璀璨的輝煌,也經歷了沉痛的滄桑。它的興衰故事,永遠留在了那一首首動人的詩篇中,讓後人感慨萬千,追思不已。

儘管長安遭受了戰火的重創,但它的名字永遠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努力重建家園,試圖恢復它昔日的榮光。也許未來的長安,還會在新的時代裡煥發出別樣的光彩,繼續成為文人墨客心中的嚮往之地。

公元 806 年,唐憲宗即位,改革弊政,長安經濟有所復甦。但唐武宗開展會昌滅佛運動,長安的眾多寺廟拆掉受到影響。

在唐朝近 300 年的歷史中,長安見證了無數重大歷史事件。如貞觀之治,政治清明,社會穩定;開元盛世,經濟繁榮,文化燦爛;安史之亂,國家動盪,百姓遭殃。

長安大都會興衰歷程,不僅影響著唐朝的命運,也在長安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銘刻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成為後人追尋和敬仰的物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4歲小奶團,天道寵兒的馬甲掉了港島:開局賣掉公司,半年賺百億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民:神級戰曲師,國家帶我練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