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楊貴妃受寵(第2/4 頁)
奪走。
對於李瑁而言,這無疑是晴天霹靂。一邊是至高無上的父皇,一邊是自己心愛的妻子,他非常的痛苦。
李隆基為了安撫李瑁,公元 745 年,將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算是給了李瑁一個交代。
不僅如此,李隆基還賜予李瑁光祿大夫、上柱國等尊崇的官職,又賞賜了無數金銀財寶、綾羅綢緞。
然而,即便得到了這些物質上的補償和新的婚姻安排,李瑁在這段時間裡依舊鬱鬱寡歡。曾經與楊玉環的恩愛時光在他心中揮之不去,失去心愛之人的痛苦讓他難以展露笑顏,對失去楊玉環之事始終難以釋懷。
楊玉環和壽王李瑁,兩人的婚姻持續了約六年就這樣結束了。
公元 740 年,楊玉環被迫前往太真宮出家為女道士。
在太真宮的日子裡,楊玉環每日早早起身,清掃庭院,虔誠地在三清像前供奉香火。她靜心研讀道經,試圖從玄奧的教義中尋得內心的平靜,可思緒卻時常飄遠。閒暇時,她會在庭院中修剪花枝,或是獨坐於樹蔭下,對著天空發呆。
而這五年間,李隆基雖忙於朝政,處理著國家大事,但心中始終掛念著楊玉環。他時常差人送去珍貴的珠寶首飾、華麗的綾羅綢緞,還有各地進貢的珍稀物品。
起初,楊玉環並不知曉這些禮物來自李隆基。但隨著時間推移,宮中的小道訊息漸漸傳入她的耳中,她也明白了這背後的心意。
她的內心充滿了矛盾與糾結,一方面感激這份特殊的關懷,另一方面又對未來感到迷茫和不安。
五年的光陰如白駒過隙,李隆基對楊玉環的渴盼未曾有一刻消減。
在一個寂靜的深夜,皇宮深處,李隆基與他的心腹高力士密議著接楊玉環入宮之事。
高力士深知皇上的心思,獻計道:“陛下,如今可借祭祀大典之後,宣稱上天有示,楊妃修道有成,福澤深厚,當入宮伴駕,方能保我大唐千秋萬代。”李隆基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祭祀大典那日,皇宮上下一片肅穆莊重。大典過後,高力士按照事先的謀劃,站在朝堂之上,高聲宣讀:“上天有旨,楊妃修道功成,其姿容絕世,才情無雙,實乃大唐之祥瑞。當迎入宮中,以佑我朝昌盛。”群臣雖有微詞,但在李隆基的威嚴之下,無人敢直言反對。
高力士親自帶領著一眾宮人,以最隆重的禮節前往太真宮迎接楊玉環。一路上,百姓們好奇地張望著,交頭接耳地議論著這神秘的迎妃之舉。
楊玉環坐在華麗的轎輦中,心情複雜。她深知這一去,將再無回頭之路。當她踏入皇宮的那一刻,朱門緩緩關閉,她的命運從此與這座宏偉的宮殿緊緊相連。
楊玉環進宮後被封為貴妃。當時李隆基 61 歲,楊玉環約 27 歲。
楊貴妃也絕非徒有其表。她精通音律,擅長舞蹈,尤其是那一曲《霓裳羽衣舞》,身姿婀娜,輕盈飄逸,彷彿仙子降臨凡間。
每當她翩翩起舞,李隆基便如痴如醉,沉浸在這美妙的氛圍中。她還能與李隆基在音樂上相互切磋,共同創作,使得兩人的關係愈發親密。
李隆基非常的寵愛楊貴妃,特別喜歡看她跳舞,也知道她喜歡跳舞就為他修建了華清池。
華清池依山而建,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與自然山水完美融合。宮殿巍峨聳立,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五彩光芒,硃紅色的牆壁莊重而威嚴。踏入宮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闊的廣場,地面由光滑的大理石鋪就,鑲嵌著精美的圖案。
穿過廣場,便是那聞名遐邇的溫泉池。池水清澈見底,熱氣升騰,彷彿一層輕紗籠罩。池邊擺放著舒適的躺椅,以供休憩。周圍的亭子裡,樂師們隨時準備奏響美妙的樂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