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曹操的雄心(第2/7 頁)
無力迴天,馬超的軍隊節節敗退。
最終,曹操成功擊敗了馬超、韓遂。夕陽西下,戰場上屍橫遍野,硝煙瀰漫。“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操望著勝利的戰場,心中感慨萬千。
“此戰勝之不易,然關中已定,吾之大業又進一步。”
馬超帶著殘部逃離戰場,他心中充滿了不甘和憤怒。
“曹操,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韓遂則在敗逃途中,懊悔不已。
“吾一時猶豫,竟致如此慘敗。”
這場戰役,曹操憑藉著智謀和果斷,戰勝了強大的對手。他深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靈活運用戰術,巧妙離間對手,最終取得了勝利。
而馬超雖勇冠三軍,但在智謀和團結上遜於曹操,導致了失敗。此役進一步鞏固了曹操的勢力,為日後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而馬超、韓遂則在這場失敗後,勢力大減,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中央。
公元 213 年,曹操進爵魏公,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如同劃破夜空的流星,瞬間照亮了當時混沌的政治蒼穹。
進爵魏公後的曹操,權力與地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他不僅在名義上獲得了更高的尊崇,更在實際掌控力上實現了質的飛躍。此時的曹操,幾乎掌握了整個北方的軍政大權,朝堂之上,他的話語如同金科玉律,無人敢輕易違抗。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多年,進爵魏公無疑是這一策略的進一步深化。原本,他以漢室臣子之名行主宰之實,如今,魏公之爵讓他的權威更加名正言順。天子形如傀儡,政令皆出曹操之口,漢室的尊嚴已被踐踏至塵埃。
曹操的親信們在這一時刻歡呼雀躍,他們如同攀附大樹的藤蔓,因曹操的榮耀而倍感風光。荀彧,這位曾為曹操出謀劃策的智囊,雖心向漢室,卻在現實的無奈中選擇了沉默。郭嘉則堅定地站在曹操一側,為其籌謀規劃,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待。而程昱、賈詡等謀士,更是積極為曹操鞏固權力出謀劃策。
然而,漢室的忠臣們則陷入了深深的悲憤與絕望之中。董承,這位漢室的堅定擁護者,暗中謀劃刺殺曹操,卻不幸事洩被殺,其家族也遭受牽連。伏皇后曾試圖向父親伏完求救,希望能挽救漢室的危局,但最終也未能改變局勢。
許昌城的宮殿內,曹操高坐於朝堂之上,目光威嚴而冷峻。他俯瞰著下方的群臣,心中既有對權力的滿足,也有對未來的憂慮。“吾今為魏公,當為天下謀福祉。”曹操的聲音響徹大殿。
臺下,親信們齊聲高呼:“主公英明,天下必安!”而漢室忠臣們則低頭不語,面色陰沉。
曹操深知,雖然此時自己權傾朝野,但仍有無數雙眼睛在暗中窺視。他必須更加謹慎地運用手中的權力,才能在這亂世中實現自己的宏圖大志。
此時的天下,各方勢力也因曹操進爵魏公而蠢蠢欲動。孫權在江東觀望局勢,劉備則在蜀地厲兵秣馬,他們都在等待時機,以圖在這風雲變幻的時代分一杯羹。
曹操進爵魏公,宛如一場驚心動魄的歷史大戲拉開帷幕,其後續的發展充滿了曲折與未知,令人屏息以待。
公元 216 年,風雲激盪,曹操進爵魏王,這一重大事件如驚雷炸響,震撼了整個華夏大地。
許昌城,王宮之中,氣氛莊重而肅穆。曹操身著華麗的王服,步伐沉穩地走向王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威嚴。在他的身旁,荀彧眉頭緊鎖,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掙扎。這位曾一心輔佐曹操的智者,此刻對曹操不斷膨脹的權力心生憂慮,卻又深知曹操的雄才大略和不可阻擋之勢。
“主公,此爵位之升,恐引天下非議。”荀彧低聲說道。
曹操微微側頭,目光凌厲地看了荀彧一眼,沉聲道:“吾為平定天下之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