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興漢室小說介紹 > 第九章 丨未雨綢繆

第九章 丨未雨綢繆(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爺的女兒後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三國大軍溼家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弘農楊氏,是天下聞名計程車族,始於西漢昭帝朝丞相楊敞,盛於東漢安帝朝太尉楊震,與漢室休慼榮辱四百年,直到漢朝滅亡,其家族也在之後延續千年,甚至創造了一個朝代。

不說前世與後世如何,但說本朝,董卓擅專朝政,誅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為了抵消所帶來的消極後果,拉攏關西豪族,故而對同樣四世三公,名望不輸於袁氏的弘農楊氏大肆封賞。弘農楊氏在朝為官者有大小數十人,分佈內外,內朝有尚書楊瓚、侍中楊琦;外朝有謁者僕『射』楊眾、光祿大夫楊彪;地方上有河南尹楊懿、原鳥擊都尉楊儒。雖不是三公九卿,單論權柄,幾人加起來便是宰相也不過如此。

楊琦的投靠不過是代表個人的立場,不能算是整個弘農楊氏的意見,這回讓楊琦前去說服楊氏眾人,其實也是給他們一個開出加碼的機會。只是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若是希求著他們全部押注,非得有極大的利益交換不可。哪怕皇帝為了尋求士族支援,願意付出代價與楊氏合作,但這其中的付出隨時可能是他難以承受的,一個不好就會尾大不掉,被其架空。

王斌身為皇帝母族,親之又親,自覺有必要提醒皇帝在倚仗楊琦等人勢力的同時,要時刻對楊氏保持警惕。

皇帝心裡也明白此時的漢末豪強橫行地方,牢牢把控著清議、學術、乃至於仕宦之途。光武皇帝仰南陽、河北等豪強之力方才中興漢室,雖屢有抑豪強兼併之策,但還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地方豪強勢力的膨脹。士族勢力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不斷強大,直接威脅到了皇權,於是東漢才屢屢出現皇帝親近閹宦,特許宦官干政以打擊士族的局面。

一啄一飲,皆有定數。

宦官與士族的權力鬥爭延續了近百年,最終以士人出身的袁紹帶兵入宮殺盡宦官而告終。只是這麼一來,朝局平衡被打破,士族在沒有了宦官等宿敵之後,開始了內部的爭權奪利,由是造成了董卓入京收拾朝堂的結果。

董卓起初也是選擇與袁氏合作,四處徵召,也是希冀士族能給予他政治上的支援。只可惜董卓出身邊鄙,家世不顯,被排斥在士族圈子之外,任命州郡計程車子也屢屢背叛。尤其在信任計程車人伍瓊、周毖屢次哄勸董卓禮待士人,徵召士人為官,卻導致士人就任地方後起兵反叛後,董卓便撕破了臉,公開與關東士族為敵。

這也是東漢兩百年、靈帝駕崩期年之間所發生的前因後果。

“臣等死後,天下將『亂』。惟願陛下自愛!”

皇帝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宣室殿裡,腦中突然迴響起當初張讓等人在投河自盡前對他這一世的兄長、少帝劉辨說的話。如今少帝已逝,該輪到他來‘自愛’了,可他又該如何才能避免誅董卓后王允勢大,制王允後楊氏勢大的局面呢?

看來統一天下,並非自己所想象中的那樣簡單。

一聲沉重的長嘆,微不可察的自宣室深處響起。

次日。

一輪紅日孤懸城頭,時近黃昏,天『色』依舊悶熱,地上的暑氣從龜裂的土地縫隙中冒出來。青瑣門外,奉車都尉王斌親自為黃門侍郎張昶送行,兩人一個在門內,一個在門外。門外的張昶轉身對王斌躬身拜了一拜,辭道:“煩請留步,王都尉切莫再送。”

王斌笑道:“侍郎傳授文字,算是君上開筆之師,我既奉旨,自當多送幾步。”

“不敢當、不敢當。”張昶往後退了幾步,擺手推辭道。

王斌瞥眼掃視四周,宮門司馬機警的帶人隱入門洞的陰暗處,他這才走近一步,小聲言道:“君上盛情相召,侍郎果真要如此?”

張昶聞言苦笑道:“我家昆弟不

目錄
死而復生做島主食戟:這個世界有些怪抗戰:擁兵百萬,你叫我師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