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2/3 頁)
美,藝術上非常完整的喜劇,實在是&ldo;喜劇傑作&rdo;中的&ldo;代表作&rdo;。因為注釋本易得,譯時可不生問題,但擔心沒法子保持原來對白的機警漂亮。再以後便是三種晚期作品,《辛俾林》和《冬天的故事》是&ldo;悲喜劇&rdo;的性質。末後一種《暴風雨》已經譯好了,這樣便完成了全集的第一分冊。我想明年二月一定可以弄好。
然後你將讀到《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一本戀愛的寶典,在莎氏初期作品中,它和《仲夏夜之夢》是兩本僅有的一喜一悲的傑作,每個莎士比亞的年輕的讀者,都得先從這兩本開始讀起。以後便將風雲變色了,震撼心靈的四大悲劇之後,是《該撒》、《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考列奧萊納斯》三本羅馬史劇。這八本悲劇合成全集的第二分冊,明年下半年完成。
但是我所最看重,最願意以全力赴之的,卻是篇幅比較最多的第三分冊,英國史劇的全部。不是因為它比喜劇悲劇的各種傑作更有價值,而是因為它從未被介紹到中國來過。這一部酣暢淋漓一氣呵成的巨製(雖然一部分是出於他人之手),不但把歷史寫得那麼生龍活虎似的,而且有著各種各樣精細的性格描寫,尤其是他用最大的本領創造出falstaff(你可以先在《溫德塞爾的風流娘兒們》中間認識到他)這一個偉大的潑皮的喜劇角色的典型,橫亙在《亨利第四》《亨利第五》《亨利第六》各劇之中,從他的黃金時代一直描寫到他的沒落。然而中國人儘管談莎士比亞,談哈姆萊德,但簡直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個同樣偉大的名字。
第三分冊一共十種,此外尚有次要的作品十種,便歸為第四分冊。後年大概可以全部告成。告成之後,一定要走開上海透一口氣,來一些閒情逸緻的頑意兒。當然三四千塊錢不算是怎麼了不得,但至少可以優遊一下,不過說不定那筆錢正好拿來養病也未可知。我很想再做一個詩人,因為做詩人最不費力了。實在要是我生下來的時候上帝就對我說:&ldo;你是隻好把別人現成的東西拿來翻譯翻譯的&rdo;,那麼我一定要請求他把我的生命收回去。其實直到我大學二年級為止,我根本不曾想到我會幹(或者屑於)翻譯。可是自到此來,每逢碰見熟人,他們總是問,你在做些什麼事?是不是翻譯?好像我唯一的本領就只是翻譯。對於他們,我的回答是&ldo;不,做字典&rdo;。當然做字典比起翻譯來更是無聊得多了,不過至少這可以讓他們知道我不止會翻譯而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