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3 頁)
炮兵大協奏‐‐金城戰役
1953年6月19日, 北京開往平壤的國際列車,徐徐駛出了北京車站。坐在軟臥車廂裡的彭德懷,望著窗外一閃而過的高大樓群,若有所思。本來馬上就要舉行韓戰停戰簽字儀式了,可是又發生了李承晚破壞協定的事件。
20日下午,志願軍司令部。
代司令員鄧華和副司令員楊得志正在翻看外電對朝鮮局勢的反映。
鄧華說:&ldo;李承晚武力劫走了被我們俘虜的兩萬多名戰俘,說是就地釋放,實際上是強行補充到了李偽軍中,這種做法真是令人氣憤!&rdo;
&ldo;是啊,前幾天大家還說要好好慶祝一下,還要把人民軍的同志也請過來,連茅臺酒都準備好了,看來又不行了,勝利不會來得那麼容易!&rdo;楊得志放下手中的茶杯,隨手拿起一份材料。
&ldo;連他們自己的人都不同意,英國首相邱吉爾就說,追回被放的戰俘,像中國和北韓共同要求的那樣,是十分明智之舉。&rdo;
鄧華站起來走到地圖前面:&ldo;看來,不打它,它是不會老實的。我看至少還要打掉它一到兩個師,敵人才會老實。&rdo;
兩人正在說著話,門開了,楊參謀跑了進來:&ldo;彭總回來了,彭總回來了!&rdo;
鄧華和楊得志一下子站了起來。
&ldo;在哪?快請到這邊來。&rdo;
&ldo;是在平壤,來的電話,叫你們兩位接電話。&rdo;
鄧華笑了:&ldo;你這傢伙,大嗓門這麼一喊,我以為彭總已經進門了呢!&rdo;
一句話說得大夥都跟著笑了起來。
鄧華拿起了電話:&ldo;彭總你好啊,來得好快啊!&rdo;
彭德懷輕輕吁了一口氣:&ldo;我這個人是來了,可人家又變卦了,看來是好事多磨呀,李承晚這傢伙,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不行啊。你們意見,先打掉他多少人好啊?&rdo;
&ldo;我們剛才正在這裡商量,還不太成熟。&rdo;
&ldo;講吧,我先聽聽。&rdo;
&ldo;至少要一兩萬人才行!&rdo;
&ldo;要的,我也是這麼想,你們要早準備好,我向毛主席報告一下,主席同意了,馬上就打,越早越好。&rdo;
當天晚上10點鐘,彭德懷給毛澤東主席發了電報,談了自己對下一步作戰的意見。在電報中提出:根據目前情況,停戰簽字須推遲至月底似較為有利,為加深敵人內部矛盾, 擬再給李承晚偽軍以打擊,再消滅偽軍15萬人,此意已告鄧華妥為佈置……妥否盼示。
毛澤東接到電報後,考慮了一天,感到韓戰這時簽字停戰還不成熟,便回電錶示同意彭德懷的意見。
彭德懷同志:
6月20日22時電悉, 停戰簽字必須推遲,推遲至何時為適宜,要看情況發展才能作出決定。再殲滅偽軍萬餘人極為必要。
毛澤東
1953年6月21日
彭德懷將毛主席的電報轉到了&ldo;志司&rdo;,鄧華和楊得志都感到發起一場新的戰役時機已經成熟。
這個時候,經過我軍連續兩次的進攻,敵人在北漢江兩側的防禦體系已經被志願軍開啟了一個口子,敵人正面在金城以南,西起金化,東到北漢江的四個師,已經孤立地突出出來。志願軍在金城方向上也有四個軍。
戰前彭德懷來到了&ldo;志司&rdo;,一進門就問:&ldo;你們想好了嗎?讓哪一個兵團來打